工業轉型升級的“紹興試驗”
9月3日上午,總投資28億元的“紹興濱海新城開工。
“我們的訂單已經達到100萬輛。”出席開工儀式的上海同捷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雷雨成說,作為投資商之一,他們有信心在紹興打造“浙江乃至全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
今年以來,這樣的“大塊頭”項目在紹興并不鮮見。
紹興市經貿委提供的數據:1~7月,全市共有5億元以上項目54個,10億元以上項目17個,分別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和6倍。
“要更多依靠增量促轉型。”市委書記張金如在多個場合強調。年初召開的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他更明確指出,今年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關口”,要在大平臺、大產業、大企業、大項目建設中有新突破。
“實際上,包括‘綠野汽車’在內的一批大項目,就是這樣一種思路的結晶。”市政府一位負責人說。多個部門提供的更多增長數據顯示,在歷經了金融危機洗禮后,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轉型升級路徑,正在紹興率先成形。
產業重構
近日,一條來自紹興縣的消息引發全國媒體關注:9月15日前,該縣將關停淘汰造紙、制革、印染、化纖、粘土磚瓦窯產能,其中,印染產能為7.1億米,相當于浙江全省的三分之一。
向高能耗產業痛下殺手,不僅基于節能減排“大考”的沉重壓力,事實上,在金融危機發生期間,紹興就已經作出了關于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命題的新選擇。“一定要找準國際產業發展新方向,確定關鍵技術突破口,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
一直深受傳統產業占比過高拖累的紹興,在產業重構過程中,比其他地區有更多的切膚之痛。而這種迫切轉軌的強烈沖動,可以從今年以來資本的流向中窺見一斑。
統計顯示,1~7月,紹興機械電子產業投資比重占36.7%,高出紡織業整整10個百分點,同比增長4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8.5個百分點。
“此外,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加速增長,前7個月完成投資78.8億元,比重達到24.1%。”市經貿委負責人說。
這一輪民營資本掀起的投資熱潮中,區別于以往的鮮明特色是“大企業、大項目”明顯增多。諸暨市經貿局負責人說,幾年前,看到一個10億元級的項目,自己甚至“會嚇一跳”,但今年以來,多只10億元以上投資意向大項目,投資商均出自諸暨本地。
歷來缺少“大塊頭”的嵊州,也引進了“雅戈爾”這個“大財主”。雅戈爾色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磊說,今年企業銷售額將突破7個億,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內,還將在嵊州再投入30億,僅用工就要突破10000人。
依托大資本、大項目,在紡織、領帶、襪業等傳統產業之外,一批新興的大產業正在紹興崛起。
在諸暨市牌頭鎮,依托“菲達環保”、“天潔集團”等強勢投入,僅僅用了四五年時間,一個總規劃面積3500畝、年產值突破80億元的環保裝備產業基地已經形成。
“大產業、大項目的支撐作用日趨明顯。”市統計局負責人說,今年1~5月份,100家工業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實現銷售收入934億元,利潤64億元,分別占到全部規模工業的40%和51%,有15家企業銷售同比增長超過50%。
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大項目帶動,不僅破解了紹興多年來投資增長乏力、發展后勁不足的瓶頸,企業生產的社會化、組織化程度不高,創新意識不強的弊端,也在逐步破解。
最新一項調查顯示,今年以來紹興企業經營者著眼長遠,科技創新意識更加強烈,舍得在研發投入和引進人才方面花血本。上半年實現新產品產值730.4億元,新產品產值率達24.8%。前5月,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同比增長達到51.2%。
“紹興將突出新興產業發展對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帶動作用。”市經貿委負責人介紹,根據最新規劃,到“十二五”期末,紹興將培育形成3個千億元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產值占全市總量的30%以上。
路徑重塑
引進大產業、大項目,需要有大平臺作支撐。
在“綠野汽車”正式動工前的7月27日,紹興濱海新城黨工委、管委會成立授牌儀式在上虞市瀝海鎮舉行,“十路三橋”等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同時開工。“我們這個項目用地達1000畝,正是紹興龐大、優越的平臺條件,促使公司下了最后的投資決心。”“綠野汽車”總經理姚曉冬說。
“今后10-20年,紹興還將處于大發展大建設的階段,如果沒有大平臺、大空間,就難以實現大發展、大提高。”紹興近日出臺的轉型升級“十大行動計劃”中,“發展平臺構建”被作為一項重要計劃提出。
今年以來,紹興充分利用產業、區位和基礎設施優勢,打破行政區劃束縛和部門職能限制,合力推進產業發展大平臺建設。除濱海新城正式開工建設外,袍江新區被批準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紹興經濟開發區正在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
各縣(市、區)也在積極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如嵊州市正在加快開發區浦口區塊農保地調整,并積極推進三界大平臺建設,目前有9萬畝可開發土地,其中現在可以利用的就有4萬畝,為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
除做大可見的發展平臺外,紹興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營造先人一步的軟環境。
今年4月21日,袍江新區管委會發出《關于2010年度專業招商機構機制創新的實施意見》。今年以來,全市11個開發區(新區)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動作頻頻。
“要深化土地、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配置的市場化改革,推進資源要素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項目集中。”市經貿委負責人說。
目前,紹興已制定相應計劃,通過建立工業職能部門及越城區、各開發區參加的工作聯系會議制度,創新市區工業管理體制。并提出按照產業提升發展要求,推進行業協會承接部分政府職能轉移的改革,全面實行“非禁即入”等措施。
“要把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作為推進目標,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核心內容,把增量調整作為基本路徑,把大平臺建設作為主要載體,把自主創新作為根本動力,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重要支撐,把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作為倒逼手段,把優化市場結構作為重要內容,把企業作為轉型升級的主體力量。”
8月9日,紹興規模以上企業老總,參加了市委、市政府召開的轉型升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動員大會。此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就經濟體制改革作出重要決策,紹興成為全省唯一承擔工業轉型升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城市。
“一系列舉措正在醞釀推出。”市經貿委負責人說,成為全省試點既是對紹興應對金融危機、推進轉型升級取得成績的肯定,也是我市工業發展的一次重大機遇,在工業轉型升級路徑與方向上,紹興將作出更多新探索。
記者獲悉,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總體要求,紹興將要推出的行動計劃涵括新興產業發展、產業集群提升、發展平臺構建、龍頭企業培育、重大項目推進、科技創新引領、節能減排倒逼、內外市場拓展、資源要素保障、政府服務優化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