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老年用品店:創業還需謹慎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調查資料表明,我國是世界上老齡人員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人口為1.3億,占總人口的10%,目前老年人消費能力每年達3300億元,到2020年預計中國老年人用品市場份額將上升至2萬億元。這個數字背后潛在的消費能力和巨大的商機令創業者“垂涎三尺”,近日,青年創業網就接到不少詢問“老年人專賣店”的電話。銀發市場究竟商機如何,筆者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
投資11萬元剛站住腳
“誰能告訴我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東西?”在河南省工人文化宮附近開中老年用品專賣店的時紅杰一直為這個問題煩惱不已。
時紅杰投資五萬多元,在河南省工人文化宮附近開了一家七十多平方米的中老年用品專賣店。對于老年用品生意來說,時紅杰選的位置可謂得天獨厚。河南省工人文化宮正是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不少老年人經常在這里搞一些文藝活動,光唱戲的一天就有好幾撥,夏天能唱到晚上10點多。他的店門挨著五一公園的大門,附近還有一個鄭州市中醫院,中老年人流量很大。
盡管如此,時紅杰開業以來每個月的營業額只有三四千元,而他每個月的房租正好是4000元。去年8月,看到“老年用品”銷售不理想,時紅杰又投資兩萬元上了保健品項目,但是經營狀況依然沒有太大的改善。
銀發市場是個偽市場?
時紅杰的創業會不會只是個案?為此筆者又走訪了另外兩家中老年用品專賣店。
任行洲一直從事醫藥行業,由于入行較早占了先機,賺了不少錢。選擇老年產業,任行洲說,自己根本連市場都沒有考察過。“我只是用腦子想了想,就決定了,老齡化的中國,老年人市場潛力很大,生意肯定能做。”任行洲說。
可是入行后,很快他就發現老年人的生意遠沒有想象中那樣好做。跟時紅杰一樣,任行洲在東里路上開的中老年人專賣店一直是慘淡經營。
老年生活用品都是耐用品,像拐杖、輪椅,買一次能用一輩子。為此,任行洲在自己的店里上了一批中老年服裝——衣服總不能穿一輩子吧。但是問題又來了,價格稍微貴一點的服裝,根本賣不動。
另一位做中老年生意的老板劉憲軍把店面開在了康復前街,這里有好幾家醫院,也是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但是劉憲軍說,從開業到現在,他一直是給房東“打工”——掙的錢剛夠交房租。
“雖然白忙活了一年,但畢竟堅持下來了!”時紅杰早已沒有了先前的憧憬。而另外兩個同行早已放棄了,緯二路上的一家中老年用品專賣店在去年7月關門了,而經五路的一家店在幾個月前關門了。
幾位老板介紹,在河南的老年用品某品牌連鎖店曾經開起了四五十家,但現在只剩下二十多家。‘誰都說老年人市場潛力大,我看這是個‘偽市場’!”在老年產業使盡渾身解數的時紅杰說,自己到現在都搞不明白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
建議: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購買老年用品的顧客中,有80%是中青年人,他們大多是為自己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購買的。因此,經營者應該更明確自己的顧客定位,老年人其實并不是消費主體。而且一家老年用品專賣店的產品應涵蓋中老年人吃、穿、用、保健、健身、娛樂、休閑等各領域,其中有保健理療系列、服裝服飾系列、睡眠用品系列、康復護理系列、便利生活系列、休閑鍛煉系列、文化用品系列、工藝飾品系列、吉祥物系列。如中老年首飾方面,就有各種開光的、適合老人配戴的佛性飾品,如項鏈、手鏈、把件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