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通脹還需“硬通貨”三妙招做最值錢的投資
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但錢對于生活而言,只是工具而已。有誰能把數字意義上的錢算得毫厘不差呢?回想一下過去的生活,能觸動我們的是有關“日子過得怎么樣了”的記憶。其實,生活更多是一個與花錢有關的學問。一趟旅行,一個教育機會,一回朋友的千里相聚,一次家的遷徙等等,雖然與錢、與投資有關,但這些都絕不是一個僅僅為了錢更多一點的行動。正如有人所說,如果僅僅是想多賺錢,可能有更簡單的路可走。為什么不那么簡單地前行呢?因為,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而錢,只是由夢派生而來。這話說得太過清高吧?但經歷了千辛萬苦后,想想生活,卻真的是如此。
通脹了,別慌,只要我們過去曾踏實地走過,就會有辦法抵御它。
鐘點工阿姨和我談CPI
前幾天請家里的鐘點工幫我整理房間,抽屜底層突然掉出了一張紅色的信封。原來是五年前,香港的表姐結婚時送的香港美心西餅禮品券,本以為肯定過期了,沒想到上面燙金的字標注著“永久使用”。我一下子聯想起來,這張禮品券可以領一打美心的西餅,五年前的價格和現在肯定不能比了,我的這張禮餅券不僅沒作廢,反而“增值”了。
雖然那張西餅券的金額不高,但真是讓我小小高興了一下。可惜香港太遠了,如果上海的老牌月餅廠商或面包房也有這樣“永久使用”的禮券,我肯定會買上厚厚一沓,就當買期貨套期保值了。
我老公上個月喜滋滋地對我說,他的洗車卡也升值了。去年他去的那家洗車店向他推銷洗車卡,原價10元一次的洗車服務,買100元的卡就可以洗15次,按次計算,沖著便宜他就買了。但離家有點遠,至今才用了三次,上個月去的時候,他發現那兒已經漲到15元洗一次了,也就是說他去年的成本才6.66元,賺到了!
所以,我開始動起腦筋來,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囤,最好是不占地方的。我一個開飯店的朋友,就囤了好多茅臺、五糧液之類的名酒,把一個房間都堆滿了,我可沒這么大的地方。思來想去,做個“海豚族”也不容易,那種小商家賣出來的卡,萬一倒閉,保值不成連本兒都可能賠光;美容美發卡只算金額,以后做個頭發漲價了,不僅不劃算,反而被精明的店家給套住了。后來,我也想明白了,開源節流兩條腿走路,省了錢也等于賺到了,我開始到處給女兒淘換季打折衣服,盡管她現在才三歲,我還是給她買了好多上小學才能穿的,反正打三折超便宜,經典的童裝款式不容易被淘汰,以后再買就絕對不是這個價了。
想想這幾年以來,什么東西都漲了,錢是越來越不禁用。就拿我請的鐘點工來說吧,五年前一小時8元,現在至少12元打底,漲了50%。而且,前兩天鐘點工阿姨也在跟我談什么CPI,搞得比我還懂似的,一個勁兒地說接下來什么都要漲價了,好像又在豁翎子。可我自己的工資漲幅卻沒有這么大,如果再漲到每小時20元的話,恐怕我只能自己動手了。
第一,老家具是我家的“硬通貨”
我有個好朋友是單身,他除了喜愛書畫沒別的什么嗜好,我高興了郁悶了都上他家小坐,他從不多話,總是拿出他的珍藏讓我一邊品茗一邊欣賞。有一回春節前去他家,居然客廳當中放了一只非常扎眼的茶幾,幾面邊角呈拋物狀,五只45度彎腳,通體曲線優美,散發著沉郁的油光,老天,哪里來的?他很得意地說是從一個賣油畫的老頭處轉來的,如果我喜歡,就送給我作新年禮物了。
把茶幾搬回家,春節休假幾天我圍著它越看越喜歡。或許是我小心眼,我覺得家具再怎么樣都是可以用的器具,看過去的大人家,不就是滿堂的家具亮眼么,我的老爸說起當年抄家一去不返的祖傳家具,心里那個痛啊,我現在有條件買一些回來讓他養養眼也算是孝順。就這樣,我居然就稀里糊涂地愛上了老家具。
藝術是相通的,我這位好朋友不收藏家具,但對家具很有見解,我經常去和他切磋。更有趣的是,他有好些收藏圈子里的朋友也是收藏家具的高手,現在也都成了我的朋友,其中一位是生產經銷潔具的臺灣人,他在浦東的廠可以用“不務正業”來形容,辦公樓里塞得滿滿的都是他從各地收來的老家具!我也從他那里選了幾件回家,不過他很貪心,要價很高,我再喜歡,也不舍得多要呢。
現在老家具都漲價了,漲了多少我還真不知道,50%總是有的吧?還有,我因為家具越來越多,家里越來越擁擠,3年前換了大房子來住,現在房價也應該翻倍了。我很滿足,這叫“無心插柳柳成蔭”。老家具就是我抵御通脹的硬通貨,以后是可以傳給孩子的,這可比把錢存銀行好不知多少倍啦。
第二,沒有什么比投資自己更值得
讀書的費用這些年漲得實在厲害。仔細算的話,漲幅也不比房子少。2011年名校MBA學費“漲”聲一片,漲幅最高的超過40%。其中,最為熱門的在職MBA項目,清華、北大分別提價6萬元和4萬元。以前讀個MBA近10萬元,當時已經覺得天價嘛。現在好的要近20萬了。上周英國的本科生學費從3290英鎊直接拉高到9000英鎊,英國的大學生都上街示威了。晚讀不如早讀,早點讀出來早點提升人力資本早點收回成本。華爾街英語、英孚這類培訓機構這些年也是價格水漲船高。早點有一口流利英語的話,機會又會多很多。教育培訓類的花費當屬硬通貨。
健康投資已經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吃的用的健康一點,定期體檢咨詢醫生看似花錢,實際防患于未然,省下的是大筆看病的錢。
雖然很多人不認同,旅游花費在我眼里也是硬通貨,看著花錢實際上一路上的見聞對人的影響力巨大。一個觀念的變化就會影響人生的走向,只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觸發而已。
如果說還有什么比投資自己,提升自己更值得的,那就是人跟人之間的溫情。到最后,什么都不能帶走,只有這些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是生命中的亮點。
第三,通脹也不要盲目追漲囤貨
出門一看,很多東西在漲,上午買早點,糍飯糕8角一塊漲到了一元,中午買盒飯,素雞一元兩塊變成了一元一塊,晚上還想買零食吃,結果上個月只有13元一斤的花生提到了15元。
媒體說很多人現在在囤貨。記得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也是這樣,許多上海人到商店里搶來一大堆的卷筒紙堆在家里,最可笑的是我一個朋友的母親,單位剛分了一套房子,就給他的兒子,23歲當時還沒有談戀愛的兒子,提前買了一大堆家具和家用電器。我去他家參觀時,發現兩室戶的房子,其中一間擺滿了家具、電視機、冰箱和洗衣機。
好像過了7年之后,兒子終于結婚了,再談當年母親的事情哭笑不得,兒子買了新房要搬出去住,7年前的家具早已經過時,結果家具賣給了收舊貨的人,盡管一直沒有使用過,電視機母親留了下來,兒子只帶走了冰箱和洗衣機。
所以漲價來臨時,被動搶購其實實在是一件盲目的事情。
理財是必需的,但是理財不是說“你理財,財一定要理你”那樣簡單。10年前你買了房子,升值了,但是10年前你把人民幣換成了美元,以為可以保值,結果今年你肯定是虧大了。
這世界變化快,前兩年金融海嘯來了你不敢花錢,現在通貨膨脹你又發現錢不值錢了,尋找未來的硬通貨可能對絕大多數人是個難題,但是生活和理財一樣不要被動追漲。黃金漲了又漲,你何必一定要買;股市中許多ST股票還在原地徘徊,這些不妨買點;生活用品漲了,你要買,只是你可以換種方式,去網上買不就行了。{page_break}
教育投資相當值
大概五六年前,我同學和老公都工作三四年了,碰到了所謂的“瓶頸期”,每天忙忙碌碌,很辛苦,但也看不到什么很明確的前景。
幾次研究之后,他們做了一個決定:老公辭職,去讀MBA。這就意味著,這一年中,她老公在500強外企的那份薪水沒了,只有靠她一個人養家。而且,這一年的學費需要十萬出頭,這幾乎就是他們幾年下來的全部積蓄。
那一年,他們的日子確實過得緊巴巴的。當時房貸還沒還清,工資除了還貸還要負責一家的吃穿用度,只能算勉強。本來經常出去玩的都不敢出去玩了,每天在家燒飯,連新衣服也要算計著買。同學的老公讀書很用功,每天忙忙碌碌,很多時候夜深了還在忙著做作業。
很快,一年之后,她老公MBA畢業了,憑借優異的成績,成功踏進了他一直期望進入的金融行業,薪水也比讀書前翻了個倍。隨著她老公的工作進入狀態,他們的生活也慢慢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小窘迫中徹底走了出來。當然也不是說現在就多么有錢,但是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斤斤計較地算計吃飯、買衣服的錢了。
有時候也會想,如果他們當初的十萬元錢不是用來做教育投資,而是買了股票或者其他的資產會怎么樣。也許會賺些錢,但是,恐怕很難如此深刻地改變生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