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鎊看人民幣匯率 中國買家震撼世界
隨著境外購物人群和消費力的急劇攀升, “中國買家”在國際上名聲大噪。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在日本,在美國,在歐洲、港澳地區,浩浩蕩蕩、出手大方的 “中國買家”震驚著世界。
有報道稱,中國游客在英國2010年的打折促銷季中消費的奢侈品達10億英鎊,由于中國顧客消費能力很強,英國媒體更基于 “英鎊”的概念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北京鎊”,稱 “北京鎊”所消費的Burberry、LV、 Gucci等大牌奢侈品占整個奢侈品行業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截至記者發稿前,中國銀聯尚未公布今年春節的境外刷卡有關數據,可增長無疑是 “主旋律”。這從中國銀聯近幾年的春節7天境外刷卡統計數據始終保持40%以上的增長可窺一斑,而在去年春節,銀聯卡境外交易金額同比瘋狂增長近80%。
暴增的數據和境外購物的人流,也折射出人民幣不斷升值圖景,這樣的趨勢會繼續嗎?
“狂熱”的境外掃貨族
就在春節之前,記者有幸前往日本東京。短短幾天時間里,給記者留下影響最深刻的不是異域風情,而是洶涌的中國人流和 “狂熱”的國內購物族。
在銀座街頭,時不時就能聽到操著南北各地口音的中國人正圍著大包小包,興高采烈地對所購物品品頭論足,東京主要商業區內的商店,幾乎都放置了顯眼的銀聯卡標志。導游告訴記者,為了讓中國游客更順利地“掏腰包”,店家聘請中國店員數量正與日俱增。
隨處可見的大包小包,隨處可見的中國人。在新宿一家小型 “藥局”,記者剛剛拿起一件化妝品還未細看,旁邊就有一蒼老而急切的女性聲音切入: “這個東西靈口伐?”頓時讓記者產生了上海與東京之間的時空錯覺。閑暇之余,導游還為記者翻譯了一則電視新聞。為了吸引更多中國游客赴日旅游期間消費,日本京都府從2011年開始統合區域內千余加盟商家,引進中國銀聯卡結算機制。 “KICS”信用結算公司決定,統合加盟旗下的1260家店鋪的結算機制。按照 “KICS”公司的計劃,統合旗下加盟公司的銀聯卡結算機制只是吸引中國游客的一項措施,同時還要為加盟公司提供中文教學、派遣中國留學生翻譯等服務,為的就是滿足中國游客的需求。
中國游客自然也沒讓日本商家失望。導游告知的數據顯示,新宿一帶的日本電器連鎖店曾有統計,中國游客平均購物單價在4萬至5萬日元,遠遠高于日本人。而去年春節頭三天中國游客的購物額是前年春節同期的2.5倍。新宿伊勢丹的中國店員告訴記者,中國游客出手很大方,堪稱 “購物之王”。導游還透露了一個細節,日本曾一度規定奶粉等嬰兒食品為禁止攜帶出關的物品。原因很簡單,中國人 “掃貨”兇猛,對日本本國國內產生了壓力。
據美國聯邦商務部統計,中國游客每人平均在美國花費達7200美元,遠高出國際游客平均4000美元的消費水準。中國游客強大的消費能力屢屢震驚世界,小到化妝品、手袋、電子產品、當地特產,大至連房地產豪宅都成了中國游客出境消費的目標,以至于連 《紐約時報》雜志都要在封面上以 《Shop China Shop!》的大標題驚嘆 “中國正在向消費型經濟轉型”。
“北京鎊”背后的人民幣匯率
“狂熱中國買家”是怎樣形成的,原因錯綜復雜。其中,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是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昨天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 1美元兌人民幣6.5850元,再創匯改以來的新高。美國財政部2月4日公布了針對主要貿易對象的 《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報告指出,過去幾個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步伐加快。從去年6月中國重啟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到今年1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已經累計升值3.7%,按名義匯率計算,這一升值幅度折合成年率計算約為6%;此外,由于中國的通脹率大幅高于美國,人民幣對美元的實際升值幅度要更大。
當然,用人民幣升值來解釋出國購物熱潮的洶涌,是不科學和不完整的,這其中還少不了中國居民本身消費實力的增強和對于國際名牌的嗜好,但是,持續升值的人民幣讓中國買家實力更強是不爭的事實。
對普通百姓生活來說,人民幣升值則意味著出國留學、旅游、購物等都更便宜劃算了。受美元、歐元持續下跌影響,美元和歐元區國家成了目前中國游客出境游的熱門。今年春節長假之前,長三角多家旅行社歐洲游報名時間不僅比往年提早了一個月,而且到2月底的旅行團已基本爆滿,以購物為主題的歐洲游更是一票難求。與此同時,與兩年前同期相比,人民幣對歐元和英鎊、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升值的確成為很多留學家庭考慮的因素。有機構預測,今年中國自費留學總量可能增長30%,達到創紀錄的27萬人,留學生總量也將接近30萬人,繼續保持留學生輸出全球第一的地位。
中信銀行人士分析說,近年來人民幣對美元、歐元等主要貨幣保持升值態勢,加之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少國家降低留學費用、放寬留學政策吸引國際學生,各種綜合因素合力刺激自費留學市場,客觀上推動了留學貸款額的增加。
繼續緩慢的升值征途
央行2月8日再度實施加息舉措,有分析師指出,人民幣升值也可能將成為我國政府在2011年遏制通脹措施的一部分,人民幣在春節假期之后有望進一步走高,年內可能將升值至5%。
此前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我國12月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 (CPI)較上年同期上漲4.6%,雖然脫離了11月創下的28個月高位,但仍是居高不下。國家統計局將于2月11日左右公布1月CPI。不少機構預測,我國1月的CPI增速或將高于2010年11月,當時CPI同比增長5.1%,為兩年多來的最高增速。而官方的通脹調控目標仍然在3%左右。
為了阻擊通脹,央行去年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今年年初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去年年末三年來首次加息,并連續加息兩次,周二再度加息;同時人民幣自去年6月重啟匯改后一舉升值3.6%,今年春節剛過再創新高。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和匯率 “三率”抗通脹目的明顯。市場幾乎一致認為,我國政府將繼續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并允許人民幣升值,以幫助降低進口商品價格和舒緩國內通脹壓力。因為,人民幣升值可以抵消全球糧食、國際能源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
伴隨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也急劇增加。雖然中國內地在岸市場春節休市,香港等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周一再度觸及1個月高點。有消息稱,一些中資公司和海外公司出于香港3月份將進行人民幣計價首次公開募股 (IPO)的預期而紛紛買進人民幣。專家預計,在未來一年中,人民幣對美元或將出現較明顯的升值,以緩解國際壓力并降低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同時抑制國內通脹、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春節前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 2011年匯率將按漸進式的道路繼續前進,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將在5%-6%。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