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多數服裝并未標明甲醛含量
市場上多數服裝并未標明甲醛含量。
最近春季服裝開始大量上市,市民齊女士準備為女兒買套服裝,她聽說有的衣服甲醛含量超標,對孩子很不好,可市場上銷售的服裝都沒有標明甲醛含量,讓她購買時心里沒底。據了解,去年國家有關部門已經發布相關規定,要求西服等市場上的多數衣物并沒有進行標注,消費者仍被蒙在鼓里。
衣服甲醛含量竟成了謎
近日,齊女士為了給女兒購買衣服,轉了青島的不少大型超市和商場,不過令她失望的是,她發現很多衣服上都沒有標示出甲醛含量。“現在地板、家具等都明確地標示出甲醛含量,而衣服是人每天穿在身上的東西,為什么就沒有標示呢?”齊女士表達了她的疑問。
事實上,國家去年出臺的新的《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對甲醛含量做出了允許限量存在的規定:A類產品,即嬰幼兒用品,其甲醛含量必須低于20毫克/千克;B類產品,即直接接觸人體皮膚的產品,甲醛含量必須低于75毫克/千克;C類產品,即非直接接觸人體皮膚的產品,其甲醛含量必須低于300毫克/千克。而去年國家出臺的對西服等服裝的國家標準,要求在這些服裝標簽上進行明示 ,以方便消費者鑒別和選購。
多數市民不知“服裝安全”
17日走訪島城服裝市場超市等地,發現多數衣服甲醛含量沒有進行明確標示,只有衣服的顏色、型號、衣料的成分等簡單說明。在選購衣服的市民中,記者發現 ,沒有一個顧客對甲醛含量進行質疑。來自市北區的謝女士表示 ,只聽說過地板、家具甲醛含量超標,沒聽說過衣服也會甲醛超標。在臺東一家服裝店,當記者詢問甲醛含量多少時,銷售人員表示:“我們是正規產品,哪兒來的甲醛?”
一位從事服裝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表示 ,現在國內服裝的發展與國外還有很大差距,即便是在發達的沿海城市,老百姓對衣服的甲醛含量等常識也缺乏相應的了解,衣服包含多種安全因素,不只是甲醛,還有 ph值、色牢度等,這些方面國家都是有相關規定的,如果超標了,對人體健康是很不好的,只不過這幾年大家對于食品安全比較重視,對服裝安全還沒重視起來。
新國標難禁“問題服裝”
就此,青島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鄭明梅認為,國內消費者對于服裝的價格和款式比較在意,但對于服裝的安全性,普遍都還沒有重視起來。消費者不關心,廠家的市場就不會受影響,不受影響也就不會去認真做這一塊兒。
北京大成(青島)律師事務所的王文濤律師認為,商家沒有按照國家要求對甲醛含量進行明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對甲醛的含量予以明確說明。
據了解,政府部門為使我國的服裝向國際行業標準靠攏,并促進國內服裝行業的出口貿易以及國內消費者的自身健康安全,要求企業對衣服的甲醛等化學成分的含量進行限定并予以明示。對此,鄭秘書長說:“像這種標準一般難以強制實施,對企業缺乏相應的制裁措施。政府監管部門對于服裝的甲醛含量雖然進行定期抽檢,但考慮到監管成本等問題,不可能進行逐一檢驗,有些企業可能抱著能躲就躲的心態,這就需要相關企業的自覺性和責任意識。另外,由于檢測費用較高,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特別是企業檢測后如果不符合國家新標準,也給自己帶來了麻煩。考慮到以上因素,短時間內‘新國標’很難對企業進行完全規范。”
■危害
衣服甲醛超標可能會致癌
據了解,甲醛在紡織服裝行業上主要在染色助劑以及樹脂整理劑中出現,多用于纖維、織物制品的著色、固色及用以提高防皺、防縮效果。有四類紡織品容易含甲醛:一是免燙服裝,二是時髦的牛仔衣褲,三是兒童服裝,四是在人造板家具中存放的服裝,如果購買的家具和裝修使用的大芯板甲醛含量比較高,也會直接污染放在衣柜里面的衣物。
“廠家在服裝的生產過程中,可能需要加入各種化學用品,廠家在處理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控制一些化學用品的使用量,就可能造成甲醛含量超標。”海慈醫院樊主任告訴記者,“人體如果長時間穿著甲醛超標的衣服,尤其是內衣等和人體直接接觸的衣服,可能會引發皮炎、皮膚瘙癢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感染、潰爛、致癌。此外,甲醛吸入人體后可能引起哮喘病,還可能造成血液病、肝中毒等疾病。”因此,樊主任建議市民,買衣服時可以揉搓服裝發熱后聞一聞,如果散發出刺激性氣味可能就是甲醛超標。另外新衣購買后最好洗一兩次后再穿,這樣可以去除服裝中的部分甲醛,而且兒童服裝最好不要選擇顏色過于鮮艷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