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如何避免“棉花瘋”東山再起
席卷整個紡織市場的“棉花瘋”告一段落,對于此次棉花的瘋狂漲價,相關部門開始考慮怎樣才能解決棉花缺口的問題。
山東省農科院棉花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汝忠認為,國家應該從長遠考慮,出臺相關政策,穩定棉花種植面積,擴大總產量;同時通過科技投入,提高單產,保障國內棉花不低于70%的自給率,這樣才能基本上維護國家整個紡織業的安全。
據了解,為了保證棉花的供應,印度、巴基斯坦及美國等地都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的扶持。資料顯示,棉花生產大國印度建立了棉花最低支持價格,并通過印度棉花公司資助棉花發展項目;巴基斯坦也建立了棉花保護價格;從1994年開始,墨西哥實施了扶植農業計劃,對種植三年以上的棉農每公頃補貼73美元,植保衛生補貼129美元。
此外,美國棉農則享受美國政府提供的高達89%的補貼,即每賣100美元棉花政府補貼89美元,有效地保證了美國棉花的穩定生產。而中國棉農目前僅享有國家每畝15元的良種補貼。相對而言,中國棉花產業基礎顯得異常脆弱。
杜敏表示,棉花價格的不穩定是影響農民種棉積極性的重要原因,國家應該對棉花采取最低保護價措施,在適當的時候啟動,從而保證種植戶的利益。
“國家的宏調政策,無論是從糧農補貼、農資綜合補貼還是農業保險包括棉花的基地建設方面,都應該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杜敏說。
記者筆記:事實證明,光靠國際進口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關鍵問題是怎樣才能提升國內的棉花產量。
在棉價回落后,國內棉農的存棉量達到了一個小高潮,但有棉農表示:“啥都在漲錢,就棉花跌錢,越跌越舍不得賣。”目前,已出現囤棉現象,棉農們盼著價格繼續上漲,而加工企業認為棉價太高,不來收購。如何把握兩者的平衡點,并借機提高棉農的積極性成為一個新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