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是轉型的動力
中國鬧用工荒不是一年兩年了,只是今年鬧得更厲害一些,連一些原本是出人的地方,如河南,和一些原本并不差人的產業,如化工企業也鬧起了用工荒。招不到人,好容易到手的訂單無法變成產品,甚至要因此而停產,這一招,可比政府年年提耳命面地督促企業進行結構調整要厲害得多。
一是員工待遇不能不改善了。想當初,在用工不荒的年代,沒有幾個企業主動給員工漲工資的,特別是那些以農民工為主的企業。原因很簡單,到處都是人,你嫌工資低可以離開。政府一看企業能掙更多的利潤交更多的稅,也就懶得再強調“以人為本”了。所以,10年不漲工資的企業比比皆是。但是,用工荒一來,企業要想招到人,就得漲工資,這是最起碼的。漲工資還不夠。現在的員工,不僅是要掙錢,而且要幸福感。如果企業不能讓員工產生幸福感,你就是高薪也招不來人,招來了也留不住。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要尊重員工、愛護員工,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二是結構調整不能不進行了。因為用工荒,企業要招到人就要改善員工待遇,這會大大增加成本。那些產品低檔次的企業要繼續生存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通過技術進步來賺取更多的利潤,同時減少用工數量;二是關門。而這兩個選擇,都十分有利于全行業的結構調整。
有經濟學家說,廉價勞動力使中國完成了從低收入國向中等收入國轉變的第一次轉型。那么,用工荒會不會幫助中國實現第二次轉型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