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千萬”引質疑 難道財富是評價成功唯一標準?
“40歲時沒4000萬身價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北師大教授董藩的一則微博引發網友質疑
難道財富是評價成功唯一標準
“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家)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4月4日,北師大教授董藩發表的這則微博炸開了鍋。很快,這句話被網友們改編成若干版本,比如“女友對男友說:2年后,沒有4000萬,不要來娶我……”
兩天來,被全國記者圍追堵截的董教授一直“神龍見首不見尾”。
昨天下午2點23分,他在騰訊微博上發表了聲明;5分鐘后,這則《董藩關于四千萬的聲明》的六條辯解出現在新浪微博。傍晚,新浪微博編輯將“董藩言論惹爭議”列為當天的熱門話題,并展開統計——“你是否認同高學歷者的貧窮,就是恥辱和失敗?”騰訊自然也沒放過這個一語驚來12萬“聽眾”的教授,在首頁上征集網友觀點。
高學歷者的貧窮就是恥辱和失???人究竟要有多少錢才叫成功?難道財富是評價成功的唯一標準?網友就如何評價人生的價值體系展開了大討論。
昨天傍晚,記者撥打董藩手機,關機。晚上9點半,奇跡般的,記者撥通了他的手機。盡管他開口就聲明不接受采訪,但記者還是聽到了這個被卷入口水中的當事人的說法。 {page_break}
●口水
“沒有4000萬身價別說是我的學生”
“@董藩:當你40歲時,沒有4千萬身價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這是我對研究生的要求。培養其財富意識是我工作內容之一,當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著創造了很多GDP、稅收、就業崗位,社會貢獻大,也幫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屬及親屬成為社會負擔。對高學歷者來說,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
發微博的人姓董名藩,是經過網站實名認證的名人,身份是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百度的公開資料中說,董藩觀點鮮明、直言不諱、個性突出,是中國學術界最受爭議的經濟學家之一。
其新浪微博的自我介紹也頗具特色:北師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一個被稱為“人民公敵”,被譽為“國策高參”,又被斥為“開發商走狗”的學者。
昨天,董藩教授的公開聲明表達了六條意思:“1、那僅是對我學生講的勵志的話,他們基本都進商界。2、等學生40歲時4000萬估計只相當于今天幾百萬。3、我可接受自己不富有但不能容忍學生貧困。4、我學生素質較高但仍需鞭策。5、我的財富觀是富不傲窮貧不妒富。6、祝天下愛錢人都發財,共同富裕。”
難道財富是評價成功的唯一標準?
面對網友“胡吹亂彈”寫來的諷刺打油詩,董藩本人用了一首打油詩回復,稱“本是勵志一句話,何必暴跳傷心肝”。
大多數網民言辭激烈地批評。網友“一分之一百七”問董藩:“道德意識是你的工作內容之一嗎?”網友“bricezhang”說:“這種激勵導向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悲哀。”
也有網民表示認同,“等待愛情的死人”評論說:“雖然殘酷,確是真理。高學歷是為何用?制造財富,為家人謀幸福。”網友“chaney”反問大家:“激勵人們創造財富有什么過錯?”
地產界的諸多熟人,諸如任志強等都表示理解,認為董藩的話是老師的“一種希望”。而同為師者的北京大學的黃益平、中國傳媒大學的初廣志等教授則表示反對。黃益平說:“非常不贊成。難道財富是評價成功的唯一標準么?”曾任華東師大教授的上海浦東新區副區長張恩迪則說:“當看到董先生這段微博,方知不同的導師有如此不同的價值觀。” {page_break}
●回應
董藩昨晚表示:
我期望他們至少混到公司中層
4000萬身價是什么概念?什么基礎的人奮斗到40歲才能坐擁4000萬?
中信銀行(601998)杭州分行貴賓理財中心經理丁志毅說,“我支持(董)教授的話。老師對學生說這話,是希望學生有自信,在40歲之前完成財富的積累過程。這4000萬只是個目標,讓學生盡可能獲取更多的財富。他聲明中也提到了,今天的4000萬在未來15年估計只有幾百萬。這個道理很好懂。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吃支雪糕,才3分錢,5分錢,而今天一支雪糕要幾塊錢了。”
丁志毅說,按目前的經濟發展,M2(廣義貨幣)增幅16%,GDP7%,通貨膨脹率4%,要想未來15年乃至20年達到4000萬身價,對于有些人來說是個夢,但對有些人卻未必。
杭州有多少身價越過4000萬的富人?年齡層次如何?浦發銀行(600000)杭州分行是杭州最早開展私人金融顧問的一家銀行。該行私人金融顧問崔志鵬透露,30歲以上不管哪個年齡段都有,還不少。
多年和富人打交道的小崔很有感觸地說,一個人的成功,并非是上名校,拜在哪個老師門下就可以,取決于個人素質和機遇等很多因素。當然,學歷高,可能實現成功的概率會比常人高一些。對于處于研究生階段、學業未成的人而言,去探討“4000萬身價如何煉成”,多少有些紙上談兵的感覺。
昨晚,當事人董教授在電話中證實,最早這番話是跟學生做交流時說起的,本就帶有調侃意味。他的學生都是研究生,日后大都是要進入商界打拼的。他對學生的期望并不會是人人都成為巴菲特,但至少要奮斗到公司的中層。“我就是看不上有人老抱怨,這個貴那個貴,這個機會那個沒機會。”但沒有想到這個和學生的對話放到微博上,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