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最牛個股”最牛看點:資產重組
ST黑化、大成股份、包鋼股份再到最近的萊鋼和濟鋼連續漲停,快速翻倍,已經成為當下A股市場最亮眼的風景線。而在大量“資產重組。據了解監管思路的人士分析,無論從國資部門還是證券監管部門的角度出發,資產重組都將是貫穿2011全年的投資主線。
政策支持資產重組
據了解監管思路的消息人士介紹,2011年,無論是央企還是地方國資,都存在很大的動力展開資本運作。一是“提高國資證券化率”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在信貸緊縮的背景下,利用資本市場支持企業發展的需求相當迫切。
“從證券監管部門的角度出發,盤活存量,消除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等市場風險點仍將是2011年的主要工作方向。在此背景下,只要是市場化、信息披露規范及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質量的并購和重組,政策面基本上是支持和鼓勵的。但需要注意,涉及內幕交易的案例除外”,上述消息人士表示。
另據記者了解,針對規范的,有助于明顯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的資產重組行為,其行政審批效率(審批提速、流程簡化)未來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
三條思路把握重組機會
把握重組頗為不易,理順投資思路,策略性介入,而非簡單的押寶心態就顯得至關重要。整合多方資料發現,以下三條思路,可供讀者借鑒。
第一,從明確的官方表態及政策動向看,央企及其旗下子公司、孫公司(比如軍工、有色)、上海、甘肅、新疆等地方國資存在較為明確的資本運作動力。有興趣的讀者可自己搜索相關地區國資管理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驗證其資本運作可能性的大小。此外,ST股由于退市壓力的存在,大股東也有較強的動機實施重組,保留企業的上市地位。
第二,從陸續發生的重組案例看,鋼鐵、電力等過去很多年給人留下不佳印象的行業不斷出現“咸魚翻生”的案例。由此可見,在全流通的浪潮之下,“資產證券化”已經成為造富的夢工廠,不僅是創業板、中小板的民營企業主可以快速暴富,就連身軀龐大的存量國資也能借助資本運作實現快速大幅的增值。從行為動機上看,這是各方都樂于見到的。
第三,組合化投資是關鍵。在深圳一位資深私募人士看來,博重組的投資方式實際上類似于風險投資(PE),先期可能埋伏了很多標的,但最后真正能夠走出來的只是少數,這少數個股的成功,可能對整個投資組合的收益率帶來比較明顯的貢獻。而如果單純以押寶的心態買一只股,如果不是內幕消息,其成功的概率會很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