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棉價行情可能以震蕩調整走勢為主基調
近一個月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軟,國際政策收緊態勢持續;國內通脹壓力加大,央行繼續上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紐約棉花期貨價格高位震蕩,紡織銷售乏力,產成品庫存積壓,棉花期現貨價格回落。
近日,國內外電子盤持續下探;國內現貨價格保持小幅下跌態勢,成交仍然疲軟;棉紗價格跌勢放緩,銷售形勢仍然悲觀。由于外圍環境本身不利,加之下游市場需求疲軟,包括中國在內的紡織廠大量取消美棉定購合同,隨著南半球棉花逐步入市,供應壓力有所緩解,也對棉價構成壓力。預計近期棉價將繼續保持弱勢震蕩。
下游需求不振
據報導,下游需求不振是市場最大的利空因素。傳統旺季已過去近半,紡織行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有不斷惡化的趨勢,市場悲觀情緒不斷加重,棉花現貨價格將繼續受到壓制。在紡織品中占有主導地位的純棉紗線及織物,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2011年一季度后期紡織行情的下滑,持續至今未有明顯改善。目前棉花現貨價格在24000元/噸上下,KC32S棉紗均價在33000元/噸左右,從理論上計算,多數企業處于保本狀態。而實際上,由于紡織企業棉花的庫存至少應在半個月到1個月,所以大多數企業目前使用的棉花是前期購買的高價原料,使得實際成本更高。再者,還有為數不少的企業,由于庫存較大,阻礙資金周轉,降價拋貨的現象在所難免。因此,當前行情下,棉紗保本生產屢見不鮮。在宏觀形勢動蕩不定及現貨行情疲軟的拖累下,期貨市場將繼續保持低位震蕩態勢,并不排除價格重心會進一步下移。不過,當前棉花市場供需偏緊的格局并未根本改變,隨著花、紗價格持續向下調整,其繼續下跌的阻力也會有所顯現,但何時才能達到平衡位置仍難預料。
國際市場方面,繼前期諸多推測及數據報告均預示美國服裝價格即將上漲之后,今年4月漲價跡象終于顯現。美國勞工局的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零售服裝價格(包括鞋類)同比上漲0.3%,雖然不及食品及服務類價格同比漲幅(3.2%),但零售價卻創下近十五個月以來最高水平。受前期棉價大漲的影響,近幾個月以來全球紡織供應鏈各個環節均充斥著逐漸膨脹的壓力,零售商的利潤越來越少,因此不得不將壓力傳遞給消費者。根據對歷史數據的分析,棉制服裝進口成本的的上漲傳遞給服裝零售價格大約需要9個月,因此雖然近期服裝進口成本有所下降,但零售價的上漲趨勢在2012年之前很可能不會消失,未來幾個月零售價漲幅或達到近二十年以來最高水平。這使得市場對棉花的消費增速十分悲觀。
謹慎看淡后市
從宏觀面和中觀產業面,我們從貨幣政策、工業生產、采購經理人指數、投資、物價、匯率、對外貿易、利率這八個方面挑選了共32個經濟變量作為因子備選庫,研究了這些經濟變量與棉市的短期與長期協整關系。根據對經濟變量在類別內與類別間的信息比較與篩選,我們形成了基于兩組樣本的多因素模型,一組樣本時間較長,包含以下五個因素:M1與M2增速差的長期趨勢狀態變量、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短期狀態變量、進口額與出口額的短期狀態變量、貸款余額的中期狀態變量,它對棉市的月收益率序列有12.68%的解釋能力;另外一組樣本時間較短,包含以下三個因素:M1與M2增速差的長期狀態變量、進口額的短期狀態變量、產成品庫存的中期狀態變量三個變量,它對棉市的月收益率序列有31.41%的解釋能力。對外貿易類的三個變量以及工業增加值均滯后于棉市,是長期正向的關系。物價類經濟變量中,CPI與棉市是長期滯后的關系,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對棉市有趨勢上的領先性。固定資產投資領先棉市兩個月,與棉市之間是長期正向的關系。用電量同比增速同向領先市場1個月。領先棉市的多因素模型中有兩個量:PMI的擴散指標——生產量和出口訂單。今年廣交會出口訂單顯著低于去年,結合對生產量的下降趨勢的判斷,綜合來看我們對未來半個月的市場較為謹慎。
棉花價格在下游產品庫存較高以及倉單壓力較弱的雙重矛盾下,現階段棉價行情可能以震蕩調整走勢為主基調。隨著南美地區新棉供應量加大,預計鄭棉短線沖高回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