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行走于“滯”和“脹”之間
本月底,美聯儲去年11月啟動的總規模為6000億美元的國債購買計劃(QE2)將結束,這使得將于本月21日至22日召開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格外引人關注。對于已然站在十字交叉路口的美聯儲,是傾向于謹慎收緊?還是會選擇繼續放松?人們迫切希望透過本次會議看到有關其未來政策走向的些許端倪。然而,在美國近期宏觀數據持續不景氣而通脹指數有所上升的背景下,指望美聯儲在本次會議上傳遞明確信號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小。
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國際金融研究所分析師邊衛紅6月17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發布的一系列數據表明,目前美國經濟正面臨“滯”與“脹”的雙重風險,而擔負促進就業與穩定價格雙重使命的美聯儲也因此陷入兩難境地。在經濟形勢明朗之前,美聯儲除去靜觀其變以謀定后動之外很難找到兩全之策。因此,在QE2結束前的最后一次議息會議上,美聯儲應既不會急于推出QE3來表明其寬松立場,也不會考慮收縮資產負債表甚至加息這樣的緊縮選項。
今年一季度,美國GDP增速由前一季度的3.2%大幅回落至1.8%。進入二季度,從制造業指數、消費者開支到房地產市場,所有數據鮮見樂觀走勢。特別是5月失業率回升至9.1%并創年內新高,更是擊中政策制定者軟肋。如此疲弱的數據一度致使人們對于美聯儲推出QE3的猜測升溫,但絕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小,至少美聯儲不會急于在6月會議上表態追加寬松措施。
邊衛紅認為,美國不急于推出QE3,考慮的因素主要是等待時間確認美國是否進入了一個房地產市場疲弱與經濟增長放緩的惡性循環,也就是是否陷入由高失業率和弱房地產市場引發的“滯”。“如果數據出現連續兩個季度的疲弱,美國有再推出新的寬松政策的可能。但6月QE2結束馬上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她說。更重要的是,除追加寬松政策的必要性仍有待確認外,美聯儲還有必要考慮過度提供流動性可能帶來的風險。首先,通脹數據已有所抬頭,“滯”“脹”疊加無疑將令美聯儲更加被動;其次,過度延長寬松政策周期對消費者的負面影響比以往更大,個人可支配收入增長緩慢、物價上漲以及缺少穩定安全的增值資產都將束縛消費者開支這一美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最后,信貸與經濟周期錯配可能加劇資產泡沫膨脹卻無助于實體經濟增長。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未來美國經濟和通脹出現大幅放緩,除QE3以外,美聯儲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刺激經濟。對此,美聯儲官員表示仍然不乏工具。首先就是進一步加強與公眾的溝通。目前,美聯儲已經讓投資者相信其會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近零利率。未來如有必要,美聯儲可以傳遞更多信號讓投資者相信金融環境會持續保持相對寬松,包括承諾長期或者在經濟與通脹指標達到某一水平之前維持低利率不變以及保持大規模資產負債不變的決心。其次,美聯儲可以削減金融機構在美聯儲的存款準備金利率。目前這一利率水平是0.25%,美聯儲官員表示必要時可進一步削減,以促使銀行更愿意放貸。最后,美聯儲還可以延長其持有的某些證券期限,這也會幫助拉低長期利率。不過,美聯儲方面也表示,這些方法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在經濟與通脹前景復雜的背景下,輕易不會動用這些工具。
與不會很快推出QE3的原因一樣,盡管通脹的威脅已經有所上升,但由于缺乏對形勢的明朗判斷,美聯儲也不太可能在這次會議上釋放任何收緊信號。美國勞工部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環比上升0.2%,高于0.1%的市場增幅預期,按年率計算則上升3.6%。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波動之外的5月核心通脹環比上升0.3%,為近3年來最大增幅,年率上升1.5%,高于1.4%的市場增幅預期。然而,由于美聯儲執著地以核心通脹而非整體通脹指標作為決策依據,目前仍然位于其通脹目標范圍內(低于2%)的核心通脹預計尚不會觸動其收緊神經。而且,在連續幾次的議息聲明中,美聯儲堅持認為當前食品與能源價格上漲是暫時性的,不會引發更大范圍通脹。在這種思路指導下,加之宏觀經濟陷入低迷,美聯儲在本次會上突然決定踩剎車的可能幾乎為零。
邊衛紅認為,美聯儲實質性的收緊動作可能會在今年年底開始。最初可能更多采用過渡性政策工具,如通過調整準備金、為銀行提供大額定期存款(CD)產品、擴大逆回購協議規模和期限等減少市場流動性。2011年底到2012年初,可能會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出售長期債券,這將大約需要用4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回到危機前水平。最后,預計美聯儲將于2012年初開始提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由于短期利率影響面廣、且主要影響實體經濟,所以對該工具的調整主要盯住實體經濟狀況。如果經濟和金融發展形勢要求加速退出目前的寬松政策,美聯儲或將首先提升存款準備金率。目前聯邦基金期貨價格表明,2012年2月之后,美聯儲開始提升利率的概率為70%,而到2012年秋季,利率可能上升到1.25%。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