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檔服裝半數都是“假洋鬼子”
“達芬奇”身份造假事件并非個例
7月10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達芬奇天價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報道后,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人們對 “洋品牌”真實身份的猜疑。從服裝、化妝品、奶粉到箱包、建材,起著“洋名”的品牌充斥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近日,記者對我市服裝市場進行了調查采訪,結果發現“假洋鬼子”同樣數不勝數。
市場:“假洋鬼子”占半壁江山
記者走訪我市多家高檔商場發現,起了“洋名”的“洋品牌”占了市場的大半份額。其中,除了一些人們較為熟悉的國際知名品牌外,更多的是五花八門,聞所未聞的“洋名”,以漢字作為品牌名稱的反而較少。
從事服裝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李先生告訴記者,“達芬奇現象”在服裝行業內十分常見,目前市場最少一半以上的中、高端服裝都是“假洋鬼子”。其品牌的實際情況,就是在國內注冊一個外文商標,然后找個小工廠一加工,就號稱是進口品牌。因為聽著“洋氣”,其價格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李先生說,比如,與杰克瓊斯并肩的“馬克·華菲”是眾多“潮男”喜歡的品牌。除了剪裁新潮,色彩別致,“意大利出身”也是男士喜歡的原因。但是近日,不少馬克·華菲的忠實“粉絲”卻看到網上不斷有質疑其血統的爆料:馬克·華菲其實是男裝品牌七匹狼的“兄弟”,七匹狼的產地是福建,屬于一個百分百中國原創的本土品牌。
記者致電馬克·華菲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得到的答復是:“我們是七匹狼下屬的全資子公司,‘與狼共舞’、‘港士龍’和‘馬克·華菲’都是七匹狼的副品牌……”
消費者:“假洋品牌”讓我很受傷
得知不少國內服裝是打著國外品牌銷售時,不少消費者都認為:這是掛著外國的牌子來欺騙中國消費者。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經常到高檔商場買衣服,雖然價格相當貴,但覺得是國際品牌,穿著顯得有檔次,所以還是愿意掏錢購買。如果是國內的新牌子,我覺得這個價錢就太高了。”同樣熱衷“洋品牌”消費的喬女士認為,監管部門應該對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進行查處,否則消費者“太冤”。
市民馬先生則認為,這些公司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精明,購買服裝更看重款式和質量。就消費者對“假洋鬼子”品牌的種種不滿,省服裝協會秘書長助理梁君威稱,“假洋品牌”的存在實際上是消費需求的結果。部分消費者很崇洋,看不起國內牌子,商場在招商的過程中,也傾向于洋貨。而且,只有沾上“洋味”,商品才能賣得起價錢。據透露,同一條生產線,同樣的工藝、面料生產出來的服裝價格,只要宣稱是洋牌,價格就會高出一倍以上。
專家:多點中國味,少點“洋牌子”
“這些‘假洋鬼子’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國內品牌,無非是取了個洋名字而已。實際上,就算是真正的‘血統純正’的國際品牌,其產品加工中的很多環節也是在國內完成的。這些衣服在香港制成成衣后,運到意大利、法國或西班牙等時尚聚集地,就成了國外大牌。”梁君威稱。“所以,即使是真洋鬼子,其中也有部分加工環節放在中國。”
梅園百盛的一位資深管理人員表示,要想跳出“國外品牌”這個消費怪圈,除了政府進行有效的監管外,生產“假洋鬼子”的企業也要考慮打造屬于自己的知名品牌,也就是說,不要老想著起個外國名字“拉大旗作虎皮”,而要從中國的文化底蘊出發,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名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