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電產業將從沿海向內地梯度轉移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直屬研究機構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光電產業地圖白皮書(2011年)》顯示,以平板顯示和LED產業為代表的中國光電產業已初步形成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總體產業空間格局,未來,中國光電產業空間演變將呈現“從沿海到內地梯度轉移”的趨勢。
形成四大區域和“一東一中”產業帶
2010年10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光電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新型顯示器件、LED等在內的細分產業都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明確提到。
通過對2010年中國光電產業的產值分析,平板顯示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四大產業聚集區;而LED產業主要聚集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大區域。
其中,環渤海地區已經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大連、濟南等城市為核心的光電產業聚集區,這一區域擁有國內領先的科研環境,為產業的發展和升級提供了智力保障。
長三角地區目前擁有全國最大的光電產業集群,在研發、制造、應用等各個產業鏈環節都走在全國的前列。全國最大的液晶模組產業基地分布在蘇州、上海、南京等地。在LED領域,長三角是中國較早發展LED的區域之一,擁有上海、揚州兩個國家級的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
珠三角地區是國內重要的電子整機生產基地,特別是在LED領域,珠三角是全國最大的LED封裝基地,目前,廣東LED封裝產量約占全國的70%,約占全世界的50%,產業規模全國領先。
同時,中西部地區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南昌、合肥、武漢、成都等產業基礎好、發展較快的城市具備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地區電子信息制造產業轉移的天然優勢,光電產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
機構分析認為,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資源的日趨緊張,以及國家政策的導向,光電產業在國內的空間轉移也持續加快,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東一中”兩帶的產業布局,即西起成都、東至合肥的光電產業“中部產業帶”,以及北起大連、南至珠海的光電產業“東部產業帶”。
“集聚”模式打造光電產業集群
在中國光電產業布局中,無論是平板顯示產業還是LED產業,長三角、珠三角無疑是兩個重要的產業聚集區。剖析兩個地區的產業模式,集聚式、集群式發展無疑是打造兩大產業聚集區的“法寶”。
其中,長三角地區目前擁有全國最大的光電產業集群,在研發、制造、應用等各個產業鏈環節都走在全國的前列。長三角地區擁有全國最大的液晶模組產業基地,分布在蘇州、上海、南京等地,此外還擁有天馬、龍騰光電、中電熊貓、三星(在建)等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為了打造完整的光電產業鏈,作為目前擁有全國最大液晶模組產業基地的地區之一,江蘇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上下游產業廠商進駐,隨著大批光電產業核心項目的實施和光電龍頭企業的進駐,江蘇將形成大規模的光電產業集群。
目前,江蘇省光電產業園內“光電裝備—上游原材料—液晶面板—整機”的光電產業完整產業鏈已形成。在政策鼓勵和供應鏈整合的驅動下,江蘇已經形成了一個從玻璃基板制造到控制電路、背光模組、顯示模組加工和整機生產、配件制造在內,年產值數千億的光電產業集聚區。
在廣東省東南部珠三角地區,廣東省通過積極布局光電產業上游產業鏈,并憑借在下游電子制造業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了產業競爭力,國內重要的電子整機生產基地已經形成。目前,廣東省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廣州、佛山、深圳、汕尾、東莞等城市為主的LCD和OLED產業基地,以東莞、深圳、惠州、江門等城市為主的LED產業基地。特別是在LED領域,珠三角是全國最大的LED封裝基地,目前,廣東LED封裝產量約占全國的70%,約占全世界的50%,產業規模全國領先。
深圳是國內最大的LED封裝、應用生產聚集區。從企業集聚看,深圳LED企業分布在上游襯底材料、外延片,中游芯片、封裝,下游應用及配套材料、加工及檢測設備等各個環節,已形成了國內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并在產業鏈中下游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聚。
將呈現從沿海到內地梯度轉移趨勢
賽迪顧問認為,中國光電產業空間演變趨勢將出現以下特點。
首先,持續承接國外先進地區的光電產業轉移。產業持續向低成本、更接近需求的地區轉移,是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持續路徑。隨著產品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不斷進步,光電產業快速興起,并繼續沿襲傳統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基本路徑,而且其轉移進程更加快速、轉移的層次不斷提高。隨著對國外光電產業的承接,中國的光電產業規模將會不斷增大,產業結構也會得到不斷優化。
第二,呈現“從沿海到內地梯度轉移”的演變趨勢。光電產業對資金、政策、土地、電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國內光電產業資源的再分配促使企業對光電產業的投資正逐步呈現“從沿海到內地轉移”的態勢。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產業配套環境較好的內地城市,將最先承接到光電產業的轉移,隨著這些城市對周邊的產業輻射力持續增強,區域的產業配套環境不斷優化,將會進一步推動光電產業在內地的布局。隨著這種輻射效應的不斷拓展,光電產業的布局也將會呈現出梯度發展的態勢。
第三,地方政府的意志將成為產業匯聚的推動力之一。對于我國光電產業的發展,地方政府在政策、資金、土地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正是因為地方政府發展光電產業的強烈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產業的集聚。
政府在光電產業發展過程當中所承擔的推動作用是由光電產業本身高技術、高投資的特征決定的,特別是對于產業的發展初期,政府所承擔的作用就更加明顯。因此,這種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光電產業的空間演變。
第四,不同區域的產業發展將逐步呈現一定的差異化。在產業聚集的過程當中,不同區域間的產業將逐漸形成一定的差異化,不同區域的產業發展重點將會有所側重。隨著國家對產業統籌規劃的重視,未來光電產業的布局也將更加科學、規范、合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