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商城調價引發中小賣家抗議
10月13日,因公布的2012年度商家招商續簽及規則調整受到抵觸,中國最大的B2C電子商務平臺淘寶商城(微博),連續第三天受到數萬名自稱“中小賣家”的網民集體圍攻。
爭端蔓延引發社會圍觀,淘寶新規為何引起如此大的爭議?“網絡圍攻”是否恰當?
新規受到抵觸
中小賣家難以承受費用大漲,采用圍攻手段表達訴求
10月11日晚,韓都衣舍、歐莎、七格格、優衣庫等淘寶商城的大賣家,突然發現自家店里涌進了成百上千的“買家”。
他們迅速拍下商品,付款或選擇“貨到付款”。商家還沒來得及高興銷量大增,就發現剛剛付款的“親”已經在“申請退款”了,同時,在評價區則出現了大量0—1分的差評,信用被大幅拉低,而退貨率則直線上升。受此影響,這些店鋪被迫對店內大部分貨品進行下架處理。
有人稱這次攻擊是“螞蟻”攻擊“大象”,其導火索是10月10日淘寶商城推出的2012年度商家招商續簽及規則調整公告。
按照這份公告,從2012年起,淘寶商城進駐商家的技術服務年費將從以往的6000元提高至3萬元和6萬元兩個檔次,當年銷售額達到36萬元至120萬元時(數額因銷售品類不同),這部分費用將予以返還;商家的違約保證金數額也全線提高,由以往的1萬元漲至5萬元、10萬元、15萬元不等(凍結在支付寶(微博)中,如商家達到一定程度的違約行為,將扣除部分保證金,用以對消費者進行先行賠付)。
公告顯示繳費截止時間為2011年12月26日,也就是說,進駐淘寶商城的所有商家須在年底前繳納比以往多數萬元的資金。在不少小賣家看來,這是相當難以承受的。有賣家表示,一次性沉淀10多萬元的資金,會極大影響資金流動,有賣家則表示提價是“突然行為”,他們根本來不及籌備資金。
憋著一肚子氣的小賣家們開始聚集并采取行動。深知淘寶規則的他們選擇了利用規則攻擊大賣家——試圖以此逼迫淘寶商城修改規定。
淘寶商城很快做出反應,于12日凌晨4時40分發布公告,稱有證據表明,這場攻擊是一群號稱“淘寶小店家”的人士在刻意操縱,淘寶曾嚴厲打擊過的“刷鉆”和“惡意差評”機構也有參與。公告稱這是“赤裸裸的流氓暴行”,并稱已向警方報案。
據淘寶商城方面介紹說,在新規出臺前,他們已經與賣家進行過多次溝通,現在也有客服、郵件等多個溝通機制。
不過,爭端并未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小賣家聚集人數一路高漲,被攻擊的店鋪也不斷增加,“聚劃算”等也被列為攻擊目標。
淘寶“過河拆橋”?
有人認為,新規意在“抓大放小”,淘寶則稱不會放棄中小賣家
在很多人看來,淘寶商城此舉意在“抓大放小”——放棄量大但收益貢獻低的小賣家,主攻優質的大賣家。
淘寶商城總裁張勇(微博)表示,“淘寶商城這次招商續簽標準和規則調整的基本出發點,就是利用市場規律之手,以經濟為杠桿,來鼓勵商家更認真地對待在商城的經營行為,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對于技術服務年費的大幅上漲,張勇表示,“年費是否漲了,商家的經營成本是否提高了,根據我們現在設計的返還政策,最后還看商家自己。”他解釋說,只要商家把對消費者的服務做好,經營到一定規模,技術服務年費就可以部分乃至全部退還給商家,商家的經營成本就不會有任何增加。
以服裝商家為例,淘寶商城給出的返還全部服務年費的標準是服務能力達到4.6分,年度交易額達到120萬元——平均每天3000多元。張勇認為,對于一個企業化運作的商家來說,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標準。
不過,一些小賣家并不認可這一說法,在他們看來,淘寶商城所給出經營規模額度,對他們而言并不容易達到。屆時,他們所繳納的技術服務年費,就會直接轉化為成本。
有小賣家則直言這是一種“過河拆橋”的行為,“淘寶商城剛創立時靠大量小賣家抬高了人氣和銷售額,現在又要提高資金門檻把我們排擠出去,這種行為無法容忍。”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表示,“每次淘寶修改游戲規則都會引起震蕩,而近年來利益的受害者一直都是中小賣家。這次費用的提升應當是看做淘寶放棄中小賣家,集中優勢資源哺育大賣家的開始。”
多年來,淘寶一直貼著“創業者樂園”的標簽。不過,近年來,隨著從業者的增多及各種收費名目的增加,不少創業者覺得在淘寶上創業日益艱難。
在此背景下,淘寶商城的舉措,也更加引發怒火。
不過,對此淘寶方面卻并不認可。“我們永遠都不會放棄中小賣家。”淘寶商城公關總監顏喬說。
在張勇看來,有人對淘寶商城和淘寶網(C2C)這兩個品牌的定位發生了一些混淆。“淘寶網從來都是創業者的樂園,永遠都是中小賣家從無到有的樂園。而淘寶商城在阿里巴巴(微博)集團的定位上,從一開始就是一個B2C平臺,商城必須是一個真正的企業化經營的場所。”
爭端引發社會圍觀
專家表示,平臺商、大小賣家之間相互尊重是解決問題第一步
“新規肯定會執行下去,這對消費者是有益的。”顏喬說。而部分小賣家,也依然在堅持他們的抗議。事態仍在繼續蔓延,并迅速發酵成為熱點話題,引發社會各界的圍觀和熱議。
互聯網研究者方興東(微博)認為,此次事件的根源在于企業角色的混淆:政府追查淘寶交易的問題時,網站推說自己只是平臺的運行者,不該承擔責任。但新規表明,淘寶不僅僅是平臺運行者,而且已經成為單方面的規則制定者,還是規則的單方面執法者。
業內人士指出,與淘寶相比,小賣家的力量非常弱小,這種不對稱的格局導致小賣家通過激烈的行為為自己的利益發聲。
在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魏士廩律師看來,淘寶商城新規的修改,從商業戰略來講無可厚非,但作為占有優勢地位的平臺商,在出臺規定時,也應關注和平衡各方利益。在他看來,雖然淘寶商城已經給小賣家提示了出路,但并沒有給予充裕的時間調整,此外,由于淘寶網(C2C)和淘寶商城的定位及品牌形象有所不同,對于小賣家而言,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失。
對于小賣家的攻擊行為,魏士廩律師表示,從法律上講這是不妥的,對第三方的攻擊及詆毀導致其受損,需承擔民事責任。此外,由于還帶有一定的組織性,所以也不排除觸犯刑法的可能性。
相關專家表示,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和不斷調整,無論是平臺商,還是賣家,以及相關政府管理部門,都應從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避免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而平臺商、大賣家、小賣家和買家之間的相互尊重,應該是第一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