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制鞋業雄心勃勃 外資企業紛紛落戶
以往的外資企業到東莞大多是從事制造業,現在正逐漸轉移到服務咨詢等高端第三產業上,英資企業賽卓落戶東莞,就是如此。作為鞋業之都,東莞計劃到2015年產鞋量達19.1億雙,產值超過800億元。正是這塊巨型蛋糕,日益引來眾多搶食者。
賽卓東莞會員超過50家
昨日開業的東莞賽卓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位于南城西平,其母公司英國賽卓成立于1919年,是鞋類行業首屈一指的測評和認證企業,為會員提供新產品研發、改進和標準的建議,并提供測試、化學成分分析、質量控制、生產效率和實驗室認證等服務,涉及行業包括鞋類、皮革類產品、家具、皮革制品,以及安全用品和個人防護設備。
“賽卓的服務將幫助東莞以及在中國的相關行業提升技能,引用最新技術達到最高的標準。”英國駐廣州總領事摩根表示,將鼓勵越來越多的英國企業到東莞發展,為東莞的發展注入英國優勢。
賽卓總裁Austin Simmons介紹,賽卓已進入中國多年,首先開創了由中國制革廠和國際品牌都接受的皮革分級系統,在全球有1600多家會員,在中國就有300多家,而東莞則有50多家,其中就包括寶成鞋業、輝騰鞋業這樣的行業龍頭。作為世界制鞋之都,賽卓從2004年的駐東莞代表處發展到今天的全資公司,建立了一套國際標準的工作實驗室,同時也對外展示其自主生產的檢測設備。
賽卓的TM144方法是以國際標準來檢測鞋底防滑性能的系統,廣被歐洲和美國的品牌貿易商所接受, 這對于希望打入美國這一世界最大的鞋業消費市場的中國制鞋業來說將是一個有利的條件。
檢測巨頭瞄準20億市場
事實上,東莞在推動制鞋業發展方面一直雄心勃勃。《東莞市鞋業轉型升級和集群發展政策扶持方案》中透露,到2015年,東莞產鞋量將達到19.1億雙,總產值與銷售收入均達到805億元;力爭到2015年,把東莞建設成為集鞋業研發設計中心、鞋業貿易中心、鞋業品牌集散地、鞋業生產基地于一體的世界鞋業之都。
這也成為包括賽卓在內的眾多外資鞋類服務型企業爭先進入東莞的原因。
早在2009年4月初,法國全國皮革與鞋類質量檢測中心(CTC)落戶松山湖;隨后,另一家專注于皮革鞋類品質控制的外企英帕華,也盯上了東莞龐大的皮革鞋類產業集群,英帕華已完成增資在東莞設立了企業總部。據不完全統計,東莞的檢測市場規模在20億元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