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期價弱勢難改
5月21日到5月25日一周,鄭棉期價繼續(xù)下行。1301合約成為主力合約,收報在每噸19560元,較前一周下跌340元/噸,跌幅1.71%;1209合約周末收盤報每噸18765元,較前一周下跌290元/噸,跌幅1.52%。
鄭棉期價繼續(xù)下行,前期利空因素仍起主導作用。
一、是印度放開出口;
二、是國內下發(fā)的棉花進口配額;
三、是下年度庫存大幅增加。
下年度我國棉花收儲托底價格為20400元,但收儲時間要從今年9月份開始,短期對市場支撐作用有限。
一、現(xiàn)貨市場需求疲軟
根據(jù)近期調研,由于國內棉價遠高于國際棉價,中小棉紗企業(yè)停工放假較多,并且逐漸進入夏天淡季,短期需求難有起色。
越南孟加拉等國外市場用工成本900元/月,電費0.3元/度,棉花成本11000/噸。相比較國內紡織企業(yè),4級棉花成本在16000元/噸,按照當前形勢,很多中小棉紗企業(yè)或遭淘汰。不少企業(yè)計劃棉花庫存用用完就放假,放假之前不打算進棉花。
在山東鄆城,企業(yè)整體開工率仍然維持在70%以下,開開停停,放假成了常態(tài)。所調查企業(yè)棉花庫存多數(shù)維持在10天左右,極少數(shù)企業(yè)能用1-2個月,這樣的企業(yè)棉紗質量比較穩(wěn)定,常年都有穩(wěn)定的訂單。淡季臨近,下游實際采購或更加謹慎,對棉紗后市持悲觀態(tài)度居多。
二、下年度全球庫存高位
USDA發(fā)布的5月份供需報告顯示,2011/1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678.9萬噸,較4月份預測調減2.1噸;消費2318.5萬噸,調減27.4萬噸;進口905.6萬噸,調增10.2萬噸;出口909.6萬噸,調增14.3萬噸;期末庫存1456.2萬調增17.6萬。
其中預計美國產量339.1萬噸,調增0.4萬噸;出口248.2萬噸、消費74萬噸、期末庫存74萬噸,未作調整。 中國棉花消費914.5萬噸,調減10.8萬噸;下年度中國進口量304.8萬噸,較本年度減163.3萬噸。
此外,USDA首次發(fā)布了下年度也就是2012/13年度的產消報告,預計下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540.6萬噸,消費2394.1萬噸,進口819.5萬噸,出口819.1萬噸,期末庫存1605.7萬噸。較本年度的1456.2萬噸增加了149.5萬噸,增加幅度為10%。{page_break}
三、中、印政策利空棉價
進入5月份以后,中國和印度的政策均有所轉向,這些政策利空棉花價格。5月5日,印度工商部商業(yè)司發(fā)布公告,允許印度國有棉花公司在2011/12年度出口棉花。這樣,一旦較為松的出口政策延續(xù),印度低價棉花仍將源源不斷的供應中國市場,拉低中國棉花價格。
中國方面,盡管此前預期,可能不發(fā)棉花配額,防止國外低棉價沖擊。但最終一些企業(yè)的反映,已經拿到了新的進口配額。
四、鄭商所注冊倉單偏高
根據(jù)中國棉花信息網的調查結果,4月份我國工商業(yè)庫存合計為318.12萬噸,低于去年同期369.78萬噸略。但今年紡織企業(yè)需求明顯減少,這些庫存基本能夠滿足本年度需求。
鄭商所注冊倉單數(shù)量本周停止了增長,但仍處于高位,顯示套保壓力較大。到5月28日,棉花倉單共有3345張,較上周減少了13張,但總量仍高于2011年的同期水平,較高的倉單數(shù)量在一定程度上或將抑制鄭棉期貨價格的上漲。
鄭商所倉單數(shù)量與棉花近月連續(xù)收盤價格
五、遠期收儲不解近渴
所謂“遠水不解近渴”,按照計劃下年度國家棉花收儲價格為每噸20400元,但由于最早要到今年9月份開始實施,短期內作用有限。
假設下年度國家敞開收儲的政策不變,且企業(yè)熟悉現(xiàn)貨交儲流程,具有相關資質,在期價繼續(xù)下跌后可以考慮買期貨送交國家儲備。按照全額資金計算,半年時間,買一噸棉花的資金成本在600元左右,如果設定利潤目標也在600元,那么如果鄭棉1211合約與1301合約下跌到19200元附近,會有一定投資價值。
交易策略
弱勢難改,謹慎觀望
經過連續(xù)一周下跌后,鄭棉短線或有技術反彈,但利空因素依然存在,包括印度放開出口、國內企業(yè)收到滑準配額和下年度庫存增加。根據(jù)計劃,國家在20400元/噸位置將敞開收儲,但實際啟動要等到9月份才開始,短期弱勢仍將延續(xù)。策略上,謹慎觀望為宜,以時間換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