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零售業"孝心經濟" 持續升溫
隨著社會老齡化不斷加劇,工作繁忙的子女盡孝心的方式多是為老人添置服裝,多付出關愛。“孝心消費”在中國人的情感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表示孝心,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
那么,老年人的消費現狀到底如何呢?為此,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年輕人和老年人,還發布了有關“孝心消費”的調查問卷,共收集到216份調查樣本。
現象1:節日未至經濟先熱
如今,不少商家都會在母親節、父親節推出主題購物,服裝、化妝品、剃須刀、領帶、皮帶以及小型按摩器等禮物的價格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成為主打商品。在此次調查的216份樣本中,60%為男性消費者,40%為女性消費者。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人都已經在母親節為自己的母親購買了服裝、鞋、化妝品等禮物。他們表示,在即將到來的父親節,也會為父親購買禮物。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年輕人會選擇在網上淘節日禮物。如市民李小姐在淘寶網上選擇了一款領帶送給父親。在淘寶網、拉手網等網站,許多商家打出了“孝心”牌,瞄準商機,并將宣傳語顯示在網站首頁。
記者日前在淘寶網首頁鍵入“老年服裝”搜索后,就出現了178404件相關商品,鍵入“老年男裝”搜索后,出現了5433件相關商品,多以夾克、T恤為主。還有一些商家打出了“80后潮爸”、“70后潮爸”的招牌,推出不同年代父親的全套服裝搭配,銷量十分看好。
現象2:中老年人仍舊買衣難
“鍛煉身體有運動裝,出門上街有正裝,旅游又是休閑裝。”眼下,中老年人穿衣打扮也開始講究時尚和漂亮,如50歲以上的女性顧客在購買服裝時,其年齡認同已與三四十歲的成熟女性風格趨同。除了講究經典而不乏時尚的款式外,她們更注重細節處理和穿著的舒適度。
但是,中老年人買衣難,這是多年的老問題了。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中年女性。一位黃女士說,由于她已經年過50歲,偏胖,買衣服是最尷尬的事,有幾次她剛一伸手摸一件衣服的一角,導購小姐就說:“對不起,這件衣服你穿不了。”后來,為了省時間,她逛商店就從以看為主改為以問為主,第一句先問:“有我能穿的衣服嗎?”然后再決定是不是進去。黃女士的經歷真實地反映了我國中老年服裝市場的窘境。
一項調查顯示,商場里中青年服裝占80%以上,而適合中老年人的服裝所占比例不足10%。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純中老年的品牌很少,大部分服裝采取放寬尺碼的辦法兼顧中老年消費群體。
一位服裝代理商向記者坦言,這種情況的產生是由中老年服裝的特點所決定的:一是中老年人體型差異大,生產加工號型繁多,不能形成批量生產;二是由于中老年人收入的減少,中老年裝相對價格低、利潤薄;三是中老年人著裝的審美性、舒適性要求特殊,板型和款式上難以掌握。再加上從事中老年人服裝設計的專業人才缺乏,也使現有的生產企業很難在設計上下工夫。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北京早已經出現了面向中老年消費者的復興商業城,其中的中老年服裝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著裝需求。其實,許多商家現在將品牌定位為成熟女性,服裝年齡跨度照顧到一部分有氣質、有經濟能力的中老年人。
有網友告訴記者:“雖然地攤上的東西很便宜,但老人穿這樣的衣服,兒女心里會很難過。只要條件允許,希望父母穿得舒適、體面。”記者采訪了幾名在商場購物的年輕人,如果讓他們給老人買衣服,他們喜歡買什么顏色和款式的服裝,他們都表示,會給老人買顏色亮麗和款式新穎的服飾,那樣會使老人看起來顯得精神。
一名經營中老年女性服裝的店主告訴記者:“現在老年人自己出來買衣服的還是少數,很多都是由子女來購買,商家應該挖掘這塊市場,要將老年服裝款式設計得新穎、高雅,抓住兒女的‘孝心’。”
分析結果:絕非同質化消費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曾表示,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戰。一方面政府要重視和引導,另一方面,企業要積極參與開發老年市場。
那么,如何有針對性地挖掘“孝心經濟”呢?
首先,開發這一產業要重視其對象的特殊性。老年群體不同于年輕群體,他們對產品及產業的需求都是比較特殊的。老年人作為一個年齡段的群體,有一些共同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心理,但老年市場絕不是一個同質化的市場,甚至可以說,老年人遠比其他年齡段的消費人群復雜得多。由于老年人口之間存在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收入等各方面的差別,他們其實是一個具有多樣性的異質群體。
早在幾年前,吉林省老年學會理事會理事蒲新微就曾對當地老年人的收入情況做了一次抽樣調查。結果表明:老年人自身的收入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結構。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年收入在0-2400元之間的占14.0%;在2401-9600元之間的占62.2%;在9601-19200元之間的占19.0%;在19201-36000元之間的占4.3%;而在36001元以上的僅占0.5%。
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老年人自身的收入結構呈梯級分布,若將以上收入等級分別歸為下層、中下、中層、中上、上層五個層次,其中絕大多數老年人的收入處于中下層,而擁有中上層和上層收入的老年人明顯較少??傊?,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較大,相應的,老年人的消費需求也是復雜的。個人收入只是劃分老年人消費需求的標準之一,除此之外,我國老齡化呈現出的有別于其他國家的鮮明特點,致使老年人消費市場更加復雜多元。
曾有專家指出,預計到2050年,80歲以上高齡人口規??赡艹^1億,占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三成。由此看來,高齡老人和低齡老人都是市場前景巨大的消費群體,而他們又有著完全不同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理念。從心理角度看,高齡老人和低齡老人可能相差20歲甚至更多,他們消費觀自然有差別。但是,他們在著裝上都希望把自己打扮得年輕、時尚。
觀點:抓住消費群體需求
福布斯中文網預測,到2015年,中國老年人的購買力將從2005年的人均1620美元,迅速擴展至4112美元,老年消費市場將成井噴式爆發。而據社會科學院最新的調查顯示,注重名牌、追求時尚等現代消費方式已經被相當一部分老年人接受。調查結果表明,贊同流行比實用更重要的人數占被調查者總人數的20%。
那么,這個市場蘊藏著如此大的商機,老年人又是通過什么途徑了解和購買產品呢?對于老人而言,什么渠道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呢?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老年人獲得信息的渠道仍是以最傳統最直接的廣播電視為主,60%的人都是從這一渠道獲得信息的,熟人介紹和親友推薦也是讓老年人信賴的方式,分別有50%和40%的人都認為這是比較可靠的途徑,至于網絡宣傳、路牌燈箱廣告等方式在老年人那里都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老年人由于年齡的原因,對網絡宣傳接觸較少,相比較而言更相信電視。
其實,中老年的愛美需求并不輸于追求時尚的年輕人,關鍵在于要關注他們心態的變化,抓住這個特殊消費群體的“所需”和“所想”。如北京兆澤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所屬服裝品牌“邢氏”定位于中、高檔時裝,主要面對成熟女性,產品風格雍容華貴、高雅大氣,從質感、板型、設計點等細節處融合了成熟女性的氣質神韻。又如北京賽斯特服裝有限公司旗下的女裝品牌“賽斯特”也是面向成熟的知識女性。
由此可見,企業應該對市場需求的變化保持敏感度,不能將這個群體視作高度同質性的消費群體,對他們的需求結構要進行深入調研,并對他們的心理需求和消費特點加深認識,因此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老年產品和服務的開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