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企業家集體反擊美國抵制“中國制造”風波
連日來,美國倫敦奧運代表團官方制服“中國制造”引發的風波持續發酵:先是部分美國民眾掀起抵制聲浪,接著一些國會議員揚言燒掉隊服,美國媒體也紛紛找到了頭條新聞,大肆鼓吹“經濟民族主義”。當美國的抵制聲浪傳到中國,“中國制造”的生產方——中國企業家們也坐不住了。16日,多位中國民營企業家代表奮起“反擊”,諷刺美國議員“小家子氣”。
民企反擊
裝睡的人怎樣也叫不醒
16日,在英國駐華大使官邸,中國民營企業家們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中國制造”在美遭抵制的事件奮起反擊。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表示,中國的民營企業應該更多地向世界展示中國企業的發展和成長,并對盲目散布“抵制中國制造”論的人,給出了辛辣的諷刺:“裝睡的人是怎樣也叫不醒的。”
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新禮則對美國議員“焚燒奧運制服”言論進行直面回應,他說:“美國議員這種舉動除了顯示不自信以外,我沒有看到什么好的表現。在座的朋友很多都是拿蘋果手機的,如果說我們把他們的蘋果手機全部砸碎,我覺得就沒有意思了,我認為他們這種行為就是小家子氣!”
而中國服裝企業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更是激動地回應道:“我特別想說,其實美國人采取這樣一種方式,我不認為是民意,我覺得這是個別人的想法,因為大多數的美國人,包括駱家輝先生本人,大部分穿的還是中國制造的服裝。”
網絡新熱
用中國制造的電視看奧運
連日來,有關“中國制造”的熱議已經“燒”遍國內外各大媒體和熱門網站。
這時,也有不少美國媒體和網友發出了理性的聲音,認為將奧運服裝“政治化”極其可笑。
有媒體分析認為,這背后凸顯出美國眼下正在經歷的一場就業悲劇:制造業就業崗位的消失,對于美國2012年總統大選而言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一名叫“雪人”的網友在某媒體的一篇報道后寫道:“我個人認為這是不正確的,這些政客們有多久沒有看看自己的服裝品牌以及自己家中的產品,看看有多少東西是中國制造、日本制造、巴基斯坦制造的?現在突然開始憤怒似乎有點晚吧?”
社評家保羅·懷特菲爾德則在個人網頁上說,有關“燒毀奧運制服”的言論不過是“裝腔作勢”。他還以調侃的口吻寫道:“無論他們穿什么衣服,我都將全力支持美國奧運代表隊,我將通過我的‘中國制造’的電視觀看他們的表現。”
真實現狀
不得不向錢包低頭
對于美國民眾來說,又有多少人真能做好準備,承受由抵制“中國制造”帶來的生活壓力呢?對此,法晚記者采訪了一些美國民眾。
尼斯·朱赫是美國東北部一名有著三個孩子的家庭主婦。她說,抵制“中國制造”對普通美國人來說是件極不現實的事,因為美國市場上充斥著“中國制造”,放棄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就意味著許多生活必需品無法購買,意味著要付出高出數倍甚至幾十倍的生活成本。
波士頓大學教師蒂姆也對法晚記者表示,沒有“中國制造”根本無法正常生活。他說,自己買的大部分服裝都是中國制造的,還有手機、家庭用品、嬰兒車之類的物品也多產自中國。
美國媒體也發文聲援“中國制造”對美國人生活的不可或缺。某媒體評論說,在美國當前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許多國民想要表現愛國情操,卻不得不向錢包低頭,依然選擇價格低廉的“中國制造”。
延伸閱讀
中國制造“火遍全球”靠本事
事實上,美國轟轟烈烈抵制“中國制造”的聲音,并未能阻擋中國制造的產品走向全球的腳步。中國制造業的飛速發展,讓“中國制造”的身影已經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除了美國代表團的出場禮服由中國企業制造之外,東道主英國代表團的出場禮服以及倫敦奧組委官員、裁判員,總計1.1萬套西裝禮服,也都是由一家中國山東煙臺的服裝生產企業生產的。“中國制造”能一口氣“拿下”中美英三個本屆奧運會最重要代表團的出場禮服,“中國制造”的實力可見一斑。
同樣,在奧運賽場的各個角落,“中國制造”的身影隨處可見,比賽器械、吉祥物,乃至小小的奧運徽章。“中國制造”已經成為奧運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這也是中國人為奧林匹克運動發展所作出的另外一種貢獻。
可見,中國制造之所以能得到各奧運代表團的青睞,完全憑借的是“真功夫”。有專家評論稱,在全球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只靠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阻擋不了經濟洪流的大勢所趨。試想,誰又真會放著物美價廉的商品于不顧,而去當冤大頭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