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零售鞋業經濟不景氣 倒逼零售市場求新求變
歐債危機來襲,國內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作為拉動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深受影響。日前,廣州市公布了今年前5個月的經濟主要數據,其中,1—5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2.69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
盡管消費乏力,各業態品牌對廣州零售市場的關注度依然不減,進入廣州市場的業態不僅走出差異化路線,新進項目的步伐也仍在繼續。
一方面,在新城區,番禺海印又一城奧特萊斯廣場入市,引進全國首家GUCCI折扣店,分流市中心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地處中心城區的花城匯,通過引進新的特色零售業態——日本大創生活館,以新奇實惠吸引消費者眼球。同時,老牌購物中心正佳廣場,則為了迎合本地消費習慣,加大餐飲品牌比例,提升競爭力。
對此,廣東省流通協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認為,一方面,國際經濟復蘇放緩,大量服飾、精品等業態品牌涌進中國,為零售市場的調整提供了資源;另一方面,“生意不好調柜臺”,國內經濟不景氣,迫使零售商家不斷創新,尋求立足之地。
市場新項目引進特色零售業態
4月,位于番禺區萬博商圈的海印又一城二期——奧特萊斯廣場落成入市,其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這家定位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專營世界奢侈品牌的奧特萊斯廣場,引進了Gucci、Burberry、Coach等世界尖端的時尚奢侈品牌,同時配以餐飲、電影、娛樂、休閑等業態,進行錯位經營。
其中,全國首家Gucci折扣店,面積不到300平方米,在海印又一城奧特萊斯廣場開業3小時,卻創下銷售額過百萬的成績,這一數字甚至比一些面積達兩三萬平方米的百貨店一天的銷售額還高。
同樣作為新入市商業項目的花城匯,在去年9月正式試營業后,也在不斷探索。花城匯是珠江新城核心區地下廣場,總建筑面積約為50萬平方米,分三區運營。其中一區包括UA電影院、UUPARK、8090薈潮坊等。
6月27日,來自日本的“十元店”大創生活館在花城匯正式開業,主營零碎的日常用品,包括零食、文具、玩具、廚房用品和寵物用品等上萬種商品,且大部分商品價格為人民幣10元。由于貨類品種齊全,且商品由日本設計師設計,追求優質和低價,打破“便宜沒有好貨”的常規,大創百貨自試業第一天便受到眾多廣州市民熱捧。
老牌購物中心集體洗牌
在新進項目“搶食”市場的同時,市中心的老牌項目也紛紛著手內部升級。例如,依靠加大餐飲布局走出特色的正佳廣場,今年又引進了太平洋咖啡、漢堡王。如今,正佳廣場1—7樓幾乎都有餐飲店,品牌數量已達近百家,其所占面積之大、比例之高,在全國各大購物中心中可謂獨一無二。
VISCAP的首家精品店、耐克品牌體驗店也在上季度進駐正佳廣場,正佳廣場還將引進新的業態模式HI百貨,主打小眾商品,面積達6000平方米。
{page_break}
就在正佳廣場忙于調整之時,天河城也沒歇著。其中,天河城首層在引入快時尚ZARA之后,法國大牌紀梵希和高端設計師品牌Massimo Dutti目前已進駐。同時,阿瑪尼的休閑系列Armani Jeans、范思哲旗下的Versace Jeans、雅詩蘭黛專賣店也在圍蔽裝修中。此外,俏江南廣州首店已正式簽約落戶天河城7樓。
記者還了解到,繼今年6月引進國際知名品牌美國CK(Calvin Klein Jeans、Calvin Klein underwear)在華南的首家直營折扣店后,耐克中國首家直營工廠旗艦店也于7月18日在萬國奧特萊斯正式開業。
經濟不景氣倒逼零售市場求新求變
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下滑,廣州零售市場的業態為何依然活躍?“零售業有句行話,叫‘生意不好調柜臺’。”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認為,目前商場內品牌重復率居高不下,導致商場競爭力不斷減弱,為了生存而主動調整,引進新的品牌,促進業態多元化。此外,國際國內經濟不景氣,反而迫使商家去嘗試沒有做過的或者之前做得少的項目,尋找市場藍海。
黃文杰表示,今年上半年,廣州大部分超市和百貨業績都不理想,出現銷售額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情況,與大的經濟環境息息相關,且正因為如此,商家調整的欲望才更強烈,否則坐以待斃。
“以前是買東西,現在是買感覺;以前是購物,現在是打磨時間。”廣州連城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鄧國堅認為,在經濟不景氣消費低迷之時,商家對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多樣化,以及消費市場逐漸細分的趨勢體會更加深刻,多元化的零售業態將適時發展。
黃文杰透露,預計下半年消費市場將持續低迷,而零售業的創新動作仍將不斷。“類似廣百健康館的主題店將會頻繁出現。另外,下半年還將有新的商家和品牌進入廣州。”黃文杰表示,為沖淡歐美市場增長減速帶來的影響,各式新品牌都將加大在中國的擴張力度。其中,來自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等國家的品牌服裝、鞋和皮具等商品,將首次進入廣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