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融翻江倒海:余額年漲2.79倍 創業板屢創新高
“邊緣化”的兩融業務從幕后走向前臺,兩融日均交易額已飆升至200億以上
強者恒強。上周,創業板指數接連刷新歷史新高。9月25日,創業板指的最高紀錄已經被改寫成1344.39點。
中小板指也在9月24日放量大漲,創下5294.85點的近兩年新高。上海自貿區龍頭股外高橋更在17個交易日內收獲15個漲停板,漲幅達375.26%。
上證綜指也已反彈至3個月的高位,維持震蕩走勢。除了宏觀經濟數據給予的支撐,還有一個驚人的數據一直未被投資者重視。
9月25日的兩融數據顯示,當日兩市A股融資買入額達231.44億,融券賣出額23.75億,合計255.19億,占兩市總成交額2739億的9.32%。當日兩市的融資余額已達2658.17億,融券余額34.16億,兩融余額達2692.33億(不包括ETF兩融業務)。而在2012年9月25日,兩融余額僅709.55億,一年時間便暴漲279%。
事實上,進入8月底以來,兩市兩融交易額的成交額便站穩了200億的大關。9月10日,這一數據更突破了300億大關,達314.60億。
融資融券余額的飆升和交易的日益活躍,讓此前被邊緣化的兩融業務一躍成為影響A股行情的一股重要力量,從幕后走到了前臺。
三因素致兩融余額一年暴漲279%,融資買入是主導
國慶長假前的這個交易周,大盤指數略顯平淡,圍繞2200點的近期高位展開爭奪。不過,已走出大牛市行情的創業板指則繼續刷新歷史新高。9月25日,創業板指的最新紀錄已達1344.39點,數十只創業板個股連續創出歷史新高。
尤為可喜的是,同樣作為新興產業集中營的中小板也在9月24日創出了5294.85近兩年來的新高,距歷史新高7493.29也僅有41.52%的漲幅。正如此前分析,中小板指最有潛力成為繼創業板指后第二個創出歷史新高、走出牛市的重要指數。
此外,上海自貿區等主題投資方興未艾。龍頭股外高橋遭到兩市游資集中爆炒,17個交易日內出現15個漲停板,漲幅達375.26%,嘆為觀止。A股在政策刺激下的主題投資瘋狂程度可見一斑。
連續2個月宏觀經濟數據的企穩反彈,無疑為多頭的炒作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而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土地改革等紅利釋放,則為游資的炒作提供了政策依據。
除此之外,A股市場上另一股力量已悄然壯大。本文要探討的,正是2010年3月31日正式推出的融資融券業務。數據顯示,在融資融券推出當天,兩市A股的融資融券余額為659萬元。
2011年3月31日,融資融券余額達到207.6億元;2012年3月31日,這一數字變成463.03億,同比增長123%;2013年3月31日,兩融余額增長至1556.40億,同比暴增236.13%。
截至9月25日,兩市A股最新的兩融余額已達到2658.17億元,較去年的9月25日709.55億元暴增279%,繼續呈現出幾何級增長的態勢。
隨著融資融券余額的飆升,兩市A股的融資買入額和融券賣出額也快速飆升。繼今年1月份融資兩融交易額突破100億元大關之后,8月底以來兩融交易額進一步站上200億元大關,并在9月10日創下314.60億的紀錄,一舉突破300億元大關。
當日,兩市A股總成交額也放大至3289億元,兩融交易額貢獻了當日成交額的9.56%,接近十分之一的比例。
根據記者的統計,自8月底以來,兩市A股的兩融交易額占A股的總成交額比例都已接近10%。“這個比例對A股走勢的影響確實不小了。”曾任某大型公募投資總監的一位私募負責人坦言,自己平時并未關注到兩融業務近一年來的質變。
在每天動輒200多億的兩融交易中,融資買入(做多)業務占據了絕對的主導。以9月25日為例,當日兩市A股融資買入額達231.44億,融券賣出額23.75億,合計255.19億,融資買入(做多)的比例達到了90.69%;當日兩市的融資余額達2658.17億,融券余額34.16億,融資余額更占了兩融總余額的98.73%。
兩市每天的融券余額與融券賣出額并不大,表明融券賣出(做空)者基本上是以超短線交易為主,而融資余額持續的爆發性增長,則表明融資買入(做多)者以中長線居多。
細心的投資者可以發現,兩融業務自2010年3月31日正式推出以來,一直保持著較高速度的增長;但真正意義上開始呈現出爆發性增長,是在2012年9月之后,到現在剛好是一年的時間。
兩融業務最近一年的瘋狂增長源自三大因素。先是在2012年8月30日,中國證券金融公司30日正式開辦轉融資業務。按照國泰君安研究所測算,轉融通推出后,理論上最大將有1200億元增量資金可以通過轉融通增量資金進入。
隨后是融資融券開戶門檻的下降。2013年1月,此前“資產50萬、股票開戶18個月以上”的開戶門檻悄然下降。記者致電廣州多家券商營業部,多數營業部融資融券業務的開戶門檻已降低至“資產20萬、股票開戶6個月”,也有個別營業部對資產的要求更低,只需要10萬元即可開戶。
由此可見,開戶門檻的下降,讓中小散戶也觸手可及,不再是融資融券成大戶和機構專屬游戲。
引起融資融券業務爆發性增長的第三個重大因素是融資融券標的股和試點券商的擴容。9月16日起,滬深交易所雙雙發布了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股票范圍的通知,由現有的494只融資融券標的股增至700只,增加了206只。這是繼今年1月31日擴容之后的第二次擴容。這次“兩融”標的最大特色,是中小板和創業板標的大幅增加。其中,創業板由原來的6只增加到28只。此外,能開展兩融業務的券商也已由最初的6家增加至目前的79家。
融資融券業務已經完成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對A股市場交易的影響也從幕后走到了前臺。
兩融漸成市場風向標
融資融券業務的飆升,最直接受益的無疑是已開通兩融業務的券商。
招商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若2013年底兩融存量規模能達到2500億元,則全年融資融券利差和手續費收入貢獻約166億元左右,將提升券商全年收入近12%,顯然目前就已超過該數字;中信證券則更為樂觀地預計,兩融余額有望在三到五年內達到5000億元,按照7%的利息收入及對應一半的信用賬戶交易傭金,意味著融資融券業務將為券商帶來525億元收入,相當于過去幾年的經紀業務。
此外,目前兩融每天的成交額已占兩市A股總成交額近十分之一,并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因此兩融交易的走勢也逐漸成為重要的看多或看空指標。
9月23日到9月25日間,兩市融資買入前三的行業是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和房地產,買入額分別達到121.89億、118.61億和54.02億。
由此可見,融資做多投資者對這三大板塊關注程度很高。金融服務板塊市值高、流通性好,受到高關注屬正常;而信息服務板塊三天118.61億元的融資買入,占據該板塊三天總成交額1020億的11.6%,儼然成為了該板塊持續暴漲的重要推手。
“招商地產于17日復牌后拋出再融資方案,遭遇市場否決大幅跌停,融資做多投資者看到了地產板塊過度調整的機會,大幅增持招商地產、新湖中寶等標的,期待股價隨后有所反彈。”對于地產板塊融資買入的劇增,安信證券柴宗澤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