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企轉型升級 或填補A股體育服飾板塊空白
已停擺一年多的IPO將于1月8日重新啟動。
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此次,該省共有53家企業進入首發上市輔導,而在中國證監會網站最新公布已向證監會申報上市申請的擬上市公司名單中,閩企達24家。
閩企扎堆靜候IPO重啟的現象背后,顯示了轉型升級中的企業群體對資本的渴望,以及當地政府對企業做強的扶持力度增強。
本月1日,福建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工業穩增長促轉型十一條措施的通知》,突出抓龍頭與轉型升級,對龍頭企業給予了多項財政扶持。
近年,由于出口市場不振,內需市場待拓,眾多閩企開始發力轉型升級,以求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力。去年以來,福建省提出了民營企業“二次創業”,也是針對此情形下的呼應。
除“十一條”外,福建省及各地也均對企業上市進行專項扶持,其中,省級政策平臺撥出千萬元人民幣專項資金力促企業上市;泉州則對臺商投資區企業上市前三甲各獎300萬元;廈門企業上市最高獎760萬元。
此外,福州規定募資80%投在本地的獎200萬元;漳州則對企業上市今年兌現獎勵604萬元;寧德也將向上市融資10億的企業獎勵400萬元。
“產業龍頭”、“轉型升級”、“專項扶持”等關鍵詞下,閩企在新一輪的上市潮中,深獲動力。
那么,誰能夠打響閩股IOP重啟第一槍?記者從福建省證監局了解到,24家向證監會提出上市申請的閩企中,福建的喬丹體育、貴人鳥、昇興集團、三奧科技等4家企業,通過了證監會首發申請(簡稱“過會”),這4家企業都為民營企業。
喬丹體育、貴人鳥同屬體育服飾行業,其中,貴人鳥為早前市場熱炒的國內IPO開閘“第一股”。
早在2011年11月,中國證監會就通過了喬丹體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不過,后來“飛人”喬丹宣布向中國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喬丹體育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濫用其姓名和形象,以及喬丹體育反訴“飛人”喬丹,都使得喬丹體育的上市時間點充滿懸念。
此次,喬丹體育與貴人鳥作為過會企業,有望填補A股體育服飾板塊空白,引起廣泛關注。此前,李寧及泉州的安踏等國內體育服飾巨頭,都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
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從2011年開始進入調整期,各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關店”和“高庫存”現象。不過,在去年紛紛從“批發主導”到“零售主導”轉型,全行業得到提振。去年上半年,安踏營收33.7億元,凈利潤6.26億,開始穩住了盤面。
受訪的多位福建企業家均有這樣看法:體育服飾行業的市場突圍與轉型升級,在其他行業都存在,而且誰在A股搶先上市,誰就有可能在資本擴容、政策扶持及市場影響上確立優勢。
據了解,中國的證券市場誕生的23年間,已經歷了8次IPO新股發行暫停,累計停擺時間達到四年半之久。暫停的原因大都是因為市場的低迷。2012年11月16日IPO暫停,其中一個原因是從2009年8月開始,A、B股一路下跌,連續三年成為主要經濟體表現最差市場。
此次,閩企“排隊”等上市,不僅受到地方的強力推動,亦被外界看作是“轉型升級”、“提升資本吸引力”的一個階段性“試金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