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走出貶值行情,市場結匯熱情降溫
3月1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2月,銀行結匯8904億元人民幣(1457億美元),售匯6108億元人民幣(999億美元),結售匯順差2796億元人民幣(457億美元);各項指標與1月份相比均大幅收窄,其中結匯規模收窄39%,售匯規模收窄21%,結售匯順差則大幅收縮41%。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東亮[微博]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2月結售匯數據中各項指標相比1月份均有大幅下降,一方面跟2月份貿易逆差相關,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套利資金流入有所減少,不過他同時表示,結售匯順差規模遠超外匯占款,仍然有待央行[微博]口徑外匯占款的公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顯示,2月份結匯數據是自去年6月份以來的最低值,不過因為中國銀行結匯基本上處于客盤結匯為主,2月份結匯規模大幅收窄的原因在于客盤結匯意愿急速下降,相比之下,銀行自身的結匯規模相比上月有所增加。
外匯局數據還顯示,2月份銀行代客結匯8570億元人民幣,售匯5765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順差2805億元人民幣;銀行自身結匯334億元人民幣,售匯342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逆差9億元人民幣,而1月份銀行代客結匯12198億元人民幣,售匯7539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順差4658億元人民幣;銀行自身結匯214億元人民幣,售匯397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逆差183億元人民幣。
“符合預期,2月以來的人民幣連續貶值對客盤結匯是個沖擊,企業等持有美元意愿增強,套利資金在連遭人民幣貶值打擊之后流入態勢明顯減少,甚至有跡象顯示已經有部分資金流出中國;另外2月份經常項目呈現逆差也自然導致結匯規模減少。”一位外資行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
另一方面,與當期結匯數據大幅收窄相比,2月份銀行代客遠期結匯數據與1月份相比并無多大差別。2月銀行結售匯數據還顯示,銀行代客遠期結匯簽約2503億元人民幣,遠期售匯簽約1113億元人民幣,遠期凈結匯1390億元人民幣。
“一般來說,遠期結售匯業務使得企業可提前鎖定未來結匯或售匯的匯率,即外匯收入發生時,未來按照遠期結匯合同訂明的匯率辦理結匯。企業在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情況下,遠期凈結匯仍未明顯下降,說明企業對未來人民幣還是存有升值預期的。事實上,盡管人民幣貶值幅度較大,但1年期NDF蘊含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并未明顯下降。”佑瑞持投資宏觀策略分析師李奇霖對本報記者表示。
當日外匯局數據還顯示,2月份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3852億元人民幣(等值2266億美元),對外付款13020億元人民幣(等值2130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831億元人民幣(等值136億美元),相比1月份相應數據下行明顯。
“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非金融機構通過境內銀行與非居民機構發生的收付款,境內銀行涉外收付順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大幅下降,而對外付款增多,主要與2月貿易逆差有關。一方面,2月出口因節后季節性因素下滑,另一方面因我國2月進口了大量大宗商品。”李奇霖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