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稱美股出現泡沫跡象
北京時間4月10日早間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發布最新《全球金融穩定報告》,稱全球金融正經歷從流動性驅動市場到經濟增長帶動市場的轉變。
報告稱,美國股市如繼續流動性刺激,將有被高估和泡沫跡象,美國量化寬松政策能否順利退出值得關注。
報告指出,前所未有的通融政策和低利率旨在幫助企業和家庭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和促進復蘇,但同時存在副作用。
報告提醒,“目前美國市場存在的借貸上升并未轉化到非金融領域的投資增加。公司企業的杠桿程度在現有經濟周期中處于高位,但公司企業違約率仍然很低。這樣的資產負債表特點具有公司處在增長的下行風險時期特點。”
“風險偏好激增推高了美國和歐洲股市價格。美國股市目前市盈率表現符合長期市盈率均值預測,但脫離希勒市盈率長期測算均值標準,”報告稱,“ 2013年美股收益良好的最大貢獻方面來自于股權風險溢價的降低。”
【圖示】根據IMF預測,美股標普500指數2014市盈率將略高于15倍,其目前市盈率符合長期市盈率平均值。但根據長期的希勒市盈率平均值,目前市場表現有所延展,脫離均值。市場普遍認為,希勒市盈率一直對長期股市表現有優秀預測。 2013年,美股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26.5%,標普500指數年度漲幅達29.6%,納斯達克[微博]綜合總數上漲38.3%,表現亮眼。
報告稱,“流動性主導的資產價格刺激如再繼續,將導致估值過高和泡沫的產生。”
縱觀全球影響,報告稱,美國經濟復蘇綠芽已經出現。但在這個過渡時期,美國貨幣政策通融性的降低可能導致投資組合的調整和風險的重新定價,從而給先進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都帶來很大的溢出影響。
從去年5月宣布量化寬松(QE)退出路線圖到今年4月,全球已經遭受去年7月底和今年1月兩輪匯市和股市沖擊。
報告稱,美國的經濟轉變給金融穩定帶來若干挑戰。“尋求收益”行為正不斷延伸,公司部門的杠桿程度不斷上升,信貸市場中某些組成部分的信貸發放標準正在削弱。市場流動性轉弱,易受兌付風險影響的投資工具迅速增加,這些情況會擴大金融和經濟沖擊的影響。
但IMF[微博]報告仍將美國順利退出QE設定為基線預測方案,即最有可能在發生的可能情景。
自今年1月起,聯儲逐步削減對機構抵押貸款支持債券和長期國債持有量。按照及基線預測方案,聯儲將在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加息,并在未來3年半時間持續加息動作。
除此之外,全球金融對發達經濟體的關注將在歐元區在從分割狀態走向穩固一體化的過程中取得更多進展和日本能否成功地實施“安倍經濟政策”,以實現持續的經濟增長和穩定的通貨膨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