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人民幣凌厲反彈引匯率“觸底”猜測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2012年類似的情況,當時人民幣出現了持續近四個月的貶值,日內交易即期價格亦多次觸及1%跌停價。不過在此之后,人民幣匯率還是重新回到了升值大趨勢中。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就判斷見底還為時尚早,因為同樣的貶值,當前的基本面與以往存較大不同。
本周頭兩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反彈超過300個點,幾乎收復全部4月跌幅,“人民幣5月反彈,逆轉4月底人民幣持續小幅貶值走勢,可能還是受到階段性美元貶值的影響,”某國有大行外匯業務主管指出,“而從技術面看,4月末美元兌人民幣創新高與MACD指標背離,預示短期人民幣筑底可能性增大”。
“因為本輪人民幣貶值主要受政策面主導,而央行的目標和常態式干預決定了貶值幅度和時間跨度,人為的因素不好猜測。當然我還是堅持原先的觀點,人民幣持續貶值不大可能,基本面依然繼續看漲人民幣,因為貿易順差仍會持續,而且利差交易也不會消失。”該外匯主管稱。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則指出,“有升有貶才是雙向波動啊,但現在就對匯率是否貶值結束下結論還有點早。個人判斷,人民幣2、3季度出現拐點幾率蠻大,但具體時間和價位現在沒法判斷。”
“關鍵是看2、3季度央行是否還會繼續引導匯率貶值,如果不引導了,那么升值是大概率,”劉東亮稱,“而央行是否繼續引導匯率,可能還要看2、3季度中國經濟是否有明顯企穩信號。”
而另一上市城商行資深外匯交易員指出,現在說人民幣匯率就此回歸升值可能性不大,經過前期的快速貶值,現在市場買賣雙方力量轉變比較快,雙向波動特征比較明顯。值得關注的是,整體市場交投謹慎,跟風比較嚴重,容易大漲大跌,但整體方向并不明朗。
“個人還是偏向后續還有一定的貶值空間,要啟動升值,應該要下半年經濟基本面轉好之后吧。”該交易員說。
**重演2012年階段性貶值走勢?**
雖說各界對本輪貶值是否告一段落的猜測還需要時間去證明,但是對比2012年人民幣階段性貶值,或許可以窺探一二。
回顧2012年,當時國際和國內形勢發生明顯變化,從2012年5月中旬到9月初近4個月時間,人民幣出現了持續的貶值傾向,人民幣對美元曾觸及6.39的低位,日內交易即期價格亦多次觸及1%跌停價。
當時人民幣遠期市場貶值預期也進一步加強,人民幣對美元12個月的NDF價格比即期匯率最低曾超過1000個基點。
2012年7月下旬人民幣對美元波動區間從0.5%擴大到1%,到9月時匯價觸底;2014年3月中旬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波動區間從1%擴大到2%,到5月匯價是否會觸底呢?
“2012年和今年同樣遭遇匯率階段性貶值,但是發生機制是不一樣的,2012年主要是國內外經濟環境快速變差,屬于企業自發購匯引發匯率貶值,可以明顯感覺,當時央行是比較抗拒的,”上述城商行資深外匯交易員稱。
某大行外匯交易主管指出,本輪人民幣貶值主要還是央行主動借勢引導,和2012年時被動承受人民幣匯率近4個月的貶值存在基本面上的不同。
部分專家學者也認同央行在本輪匯率貶值中的作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最新撰文指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貶值主要是央行干預的結果。不過從目前看,中國的“雙順差”局面還不會改變。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貶值不會變成一種長期趨勢。
人民幣對美元自2014年1月中旬觸及匯改新高6.0406后明顯轉弱,到2月底,市場已經開始對人民幣能否維持單邊升值走勢有些動搖。上周三(4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觸及18個月新低6.2676,以當日收盤價6.2593計算,年內累計貶值幅度近3.3%,2013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不超3%(2.91%)。
中國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最新撰文稱,不應孤立看待近期人民幣匯率水平變化,更要與央行利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擴大匯率浮動區間的改革結合起來;資本流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越來越大,也使得人民幣匯率具備了雙向波動的微觀市場基礎。
管濤強調,要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積極主動管理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對于人民幣匯率波動,目前市場只是在進行適應性調整而沒有出現恐慌,外匯市場仍然保持了平穩運行,境內外人民幣匯率的差價大幅收窄并呈現雙向變動。
上述城商行交易員指出,央行提出退出常態式干預,但如果市場對匯價存單邊預期的話,這種“退出”是沒辦法實現,現在看央行明顯做到了,市場的預期明顯分化,企業對匯率后市看法分歧較大,市場的結售匯比較均衡。
根據中國央行第一季度對2999家外向型工業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企業對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減弱,33.1%的企業預期未來半年人民幣將“貶值”,較上季大幅上升25.3個百分點,66.9%的企業預期“升值”。
當然也有經濟學家對此表示擔心,因為經歷4個月的貶值,還有超6成的企業預期人民幣最終還將升值,而且分析人士也都普遍看好長期人民幣走向,而央行的保增長底線可能被套利者“利用”。
稍早前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就指出,保增長底線很難讓央行從干預中脫身,甚至不排除未來央行的干預習慣被程序交易所捕獲,從而設計出效率更高的交易策略而獲利。總之,某種意義上講,底線擔保是人民幣匯率實現彈性的最大障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