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上市再熱啟 海外IPO時間窗趨緊
美資投行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已有8家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預計全年將有超過20家中概股計劃在美上市,其中阿里巴巴、迅雷等多家中國企業已提交上市申請。
對資金的渴求、VC/PE機構的推動以及國際化戰略布局的需要,是今年以來多家中概股密集赴美上市的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觸控科技上周卻宣布由于估值太低,決定暫緩上市。冰火兩重天之下,海外IPO的時間窗是否正趨緊張?
赴美上市再掀熱潮
5月16日,成立僅4年的垂直美妝電商聚美優品登陸紐交所,一周后,京東商城登陸納斯達克,當日市值達到280億美元,成為繼騰訊和百度之后市值第三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這是繼兩年前中概股爆發誠信危機后,市場掀起的新一輪中概股赴美上市熱潮。其中,2011年、2012年僅有14家和2家企業赴美上市,2013年有8家企業,而今年截至目前已有8家企業完成赴美IPO。
投中研究院分析師李玲向南都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多家中概股的密集赴美上市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企業有對資金的渴求。“近兩年,中概股赴美上市陷入低潮,融資環境趨緊。而另一方面,中國企業為了提升品牌、產品及服務,對資金的渴求越來越強烈。因此,赴美上市窗口的重新開啟,加之近期上市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的良好表現,進一步激發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熱情。”
其次是背后VC/PE機構的助推。“如達內科技的成功上市,使IDG資本、高盛、集富亞洲實現賬面退出,國內體檢第一股愛康國賓的成功上市,使GIC、高盛、NewQuest實現賬面退出;有百度、小米等巨頭護航的獵豹移動的上市,給經緯創投帶來了逾30倍賬面退出回報,途牛旅游網的上市,實現了戈壁、DCM、紅杉、淡馬錫等多家機構的賬面退出。”
李玲認為,赴美IPO是國際化戰略的重要步驟,這是中概股加緊上市的第三個原因。
IPO市場冰火兩重天
2013年10月以來,隨著58同城、去哪兒、500彩票、3G門戶、汽車之家先后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中概股赴美上市出現回暖趨勢。隨著美股窗口打開,將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選擇赴美上市,5月6日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提交了IPO申請。
三天前,曾經因資本市場趨冷而放棄IPO的迅雷,也宣布再次啟動IPO。三年后,面臨同樣處境的是另一家企業觸控科技。上周,曾經憑借《捕魚達人》游戲風靡一時的觸控科技因“資本市場給觸控科技的估值太低”,無奈宣布暫緩赴美上市。冰火兩重天之下,海外IPO的時間窗是否正趨緊張?李玲認為,阿里巴巴的上市有望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IPO,市場預計實現IPO規模可能在150億-200億美元之間。“阿里巴巴上市進程的啟動對中概股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短期來看,阿里巴巴的巨額吸金,對市場資金面是個嚴重考驗,可能會出現類似于2012年Facebook上市后的互聯網企業上市‘真空期’。因此,為了避免與阿里巴巴正面交鋒,擬上市的中國企業正加快上市步伐。今年以來,微博、獵豹、聚美優品等在上市過程中都曾降低融資額度,通過此做法來確保上市成功。”
而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在接受南都等媒體采訪時則表示,今年中概股上市的環境不算太好。“但是我覺得不用太擔心股市,股市兩三年就變了,關鍵還是把自己做好,把核心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