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讓虧損公司上市還須慎行
如果A股市場的投資功能得不到改善,繼續降低創業板上市門檻,讓虧損企業也能登陸創業板。那么,此舉突出的仍然是股市的融資功能,它意味著中國股市在圈錢市的道路上越陷越深。這只會讓投資者對A股市場更加缺少信心。
創業板上市門檻是越來越低了。根據證監會最近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規定,創業板對IPO公司的盈利要求已降至“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五千萬元”,而且對“最近一年盈利”指標的多少也沒有提出具體要求,從字面上理解,哪怕只是盈利一元錢,也是符合上市條件的。
當然,這還不是最低門檻。創業板的終極目標是要讓虧損企業也能上市。這已是中國股市的公開秘密。因為近年來,證監會多次表示,創業板要降低門檻,支持虧損的、符合條件的互聯網公司與科技創新企業到創業板上市。實際上,在今年5月19日證監會召開的研究部署學習貫徹“新國九條”的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肖鋼就提出了“肖十一條”。其中明確表示,要研究在創業板建立單獨層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此舉不僅在新三板與創業板之間架起了“轉板”的橋梁,也為虧損的互聯網和高新企業在創業板上市作出了路徑安排。
也許在管理層看來,從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角度,創業板接納未盈利企業上市是大勢所趨。不過,從A股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創業板接納虧損企業上市還須慎行。畢竟,中國股市成立的20余年,一直就是為融資者服務的,A股市場因此留下了“圈錢市”的惡名。如果A股市場的投資功能得不到改善,繼續降低創業板上市門檻,讓虧損企業也能登陸創業板。那么,此舉突出的仍然是股市的融資功能,它意味著中國股市在圈錢市的道路上越陷越深。這只會讓投資者對A股市場更加缺少信心。
而且就目前的創業板來說,本身并不缺少上市資源。尤其是目前創業板上市取消了對九大行業的限制,這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企業可以申請創業板上市。而目前一些盈利企業都還在排著長隊等待上市,而在創業板上市門檻降低后,還會有更多的企業到創業板來上市。在這種情況下,就是盈利的企業上市尚且需要長期的等待,這又如何輪到虧損公司的上市呢?
并且就虧損企業上市的對象來看,主要指定為互聯網、高新技術、高成長公司,但除了互聯網公司之外,科技型公司、成長型公司都存在認定困難的問題。實際在目前A股上市的所謂科技型公司中,很多公司都是偽科技型企業。至于成長型公司,如果成立的時間不長,其成長性很難得到體現,但成立數年之后,公司仍然還是虧損,這樣的公司又如何可以認定為是成長型公司呢?
尤其重要的是,如果允許虧損公司上市的話,這又將讓A股退市制度陷入困境。比如,目前的退市制度規定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就要退市。但如果一家所謂的科技公司,上市時就是虧損的,接下來兩年也沒有實現盈利,那么這樣的公司是不是就要退市了呢?進一步說,該科技公司退市后是不是馬上又可以繼續在創業板重新上市呢?如此一來,創業板的退市制度與上市制度是不是成了兒戲?投資者的利益又如何保護呢?
所以對于虧損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管理層一定要保持慎重。尤其是各方面的制度要做到協調一致,特別是做好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工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