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今年經濟下半場勇奪佳績 主動是關鍵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雖然當前經濟發展面臨風險與挑戰,下行壓力較大,但經濟增長、城鎮新增就業、物價總水平等都處在合理區間,不管輿論如何喧嘩、外界如何唱衰,從中央到地方,都要保持定力,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更好地發揮自身積極性,確保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保持定力是為了穩住方向,要取得"好成績"還必須主動作為。一方面要狠抓已出臺政策措施的落實,務求早見實效;另一方面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和突出問題,精準發力、定向調控、多措并舉,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最為重要的,是要在主動作為的過程中,體現敢于擔當、勇于攻堅、善破難題的奮發精神。
敢于擔當,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干部樹立大局意識,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抓緊推進各方面工作,不得拖延。某種意義上說,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就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發展規劃里,在各級領導干部蓋章簽字的權力之手中。如果沒有"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只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敷衍了事,甚至奉行"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庸政、懶政,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更為嚴峻的經濟發展"下半場"勇奪佳績,是相當困難的。
勇于攻堅,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在謀求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具備非凡的勇氣與魄力。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簡政放權已經到了"啃硬骨頭"的階段,調結構、惠民生面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挑戰越來越多,困難越來越大,對改革與發展的力度、進度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考驗著政府的智慧,更倒逼各項工作狠抓落實,不進則退。國務院決不發空頭文件,人民也決不要空頭支票,必須交出有內容、有數字的成績單,使廣大人民受益,方能為經濟發展贏得支持與保障。
善破難題,要求各級政府正確處理好當前困難與長遠發展的關系、"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關系,找準突破口,當好"助推手"。足球比賽的最終目標是進球,所以要講戰術、講配合,不能瞎跑、蠻踢;經濟社會發展也要講戰略、分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尤其是在調結構、促升級方面,要有新進展、新成效;要有扶有控,選準切入點,集中力量,更多支持新興產業中成長型、創新型"領頭羊"和充滿活力的民營經濟、小微企業,下決心淘汰落后產能,以此放大現實增長動力、拓寬未來發展空間。
"‘放‘是放活,而不是放任;‘管‘要管好,而不是管死。"這是李克強總理在談及進一步簡政放權時所強調的,也同樣適用于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的貫徹落實。中央和地方在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時,在既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時,也要秉承"放管"結合的原則,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真正把政策落實到位,把工作做到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