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牛市來了,你卻不在
11月11日是阿里巴巴無中生有的杰作,可以說是馬云忽悠功夫的集大成之作,所謂的“光棍節”卻被演繹成了一場網購的圣誕節,非理性消費的“剁手節”,中國式“敗家娘們”“愚人節”,雖然一枝獨秀,但是責難之聲也是不絕于耳,蘇寧云商更是連出招貼廣告直面攻擊,引起的共鳴甚至奪去了數字的光輝。更讓人詫異的是,盡管阿里當天的銷售額達到93.4億美元,較之2013年的57.5億美元已經有了超過62.4%的增長;但是依然沒有能夠滿足投資者的預期,阿里的股價應聲跌落3.87%,雖然第二天有所反彈,但是隔天又是下跌幅度達到2.84%。當然,阿里的跌幅和它的漲幅相比是不值一提的,10月15日的時候,阿里的股價曾經到過82美元,而現在最高已經沖擊過120美元,不到一個月的漲幅接近50%,市值也曾超過3000億美元,馬云的心肺功能已經承受了劇烈的考驗,他現在惟一要面對的,或者是曾經滄海難為水,或者一騎絕塵求獨敗,否則只有成為市場的奴隸。
這就是上市的代價,甜蜜的煩惱。
其實,相比競爭對手,阿里股價的表現已經相當的完美,同在美國掛牌的京東,10月15日的價格也就24美元,現在在28美元附近,光棍節那天同樣有1.68%的跌幅;而蘇寧云商同期則從8.70美元下跌到現在的7.70美元附近,光棍節那天是暴跌5.58%;在香港上市的國美電器同期從1.40元港幣下跌到現在的1.14港幣,光棍節后更是暴跌達10%左右。
但是,環球同此涼熱,這種同步在今后只會越來越一致,越來越升溫,越來越同化,即將開通的“滬港通”就是催化劑。
“滬港通”的意義有多大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全面對外開放,意味著中國投資者全球投資的起步,意味著A股和國際市場的全面接軌。高盛的分析認為,“滬港通”大到令人無法忽視,為全球的投資者增加了568只可選股票,估計會帶來1.3萬億美元的增量。而瑞銀則認為,這個數字將會達到2萬億美元,如果加上預計中的“深港通”,那么中國一定會成為美國之外的世界第一大市場。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團隊則認為,“滬港通”的落實表明中國監管部門對市場經濟以及開放資本賬戶的意愿,同時國企改革及產業轉型方面的改進也正在進行,A股市場目前只是剛剛起步,這一輪牛市有可能達到2006年-2007年的水平。摩根士丹利的指數表明,MSCI中國只有8.7倍市盈率,比MSCI新興市場的P/E水平低估18%,未來中國MSCI有19%的上行空間,僅此就可以接近3000點。
旁觀者清。上證指數第一次突破2500點時,滬深交易額相加達到5700億元,這個數值遠高于上一輪牛市的天量4000億左右,從目前調整的交易量看,日均也在3500億左右,這種量在以前叫天量,現在叫常量。
股市諺語,天量出天價,所以看見天量有人出貨是很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一旦天量成了常量,新常態的心態就形成了,市場漲漲跌跌也就正常了,否則看到中國銀行漲停就嚇得半死,就以為主力拉指數出貨,這樣看盤早晚出心臟病,所以不如不看。
馬云只有一個,股民卻有千萬,最大的悲劇不是你成不了馬云,而是牛市來了,你卻不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