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動靜:牛市來臨的“前兆”
第一個階段叫冷遇。下半年以來,股市底部特征越來越明顯。這時候朋友聚會,建議大家可以配置一些A股的資產,朋友們都會很客氣地說,“我回去看看”。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第二個階段叫懷疑。11月份股市開始大幅上漲,接到電話也多起來,回答說這個時點還可以進去股市,他們會警惕地說,“已經漲了這么多了,該調整了吧,再看看,等跌下來后我再進去。”
第三個階段叫兩難。急漲到3000點,往往最多的人來催問了,“你上次說的基金還能買嗎?大牛市應該剛開始吧?”其實這時股市調整的壓力已經很大,但誰也說不好會不會再繼續猛拉幾百點,這個時點給短期的建議是最難受的。
第四個階段叫質疑。接下來問題來了,該買什么呢。且不說作為從業人員,是不能推薦別人去買股票的,假如可以,就算買對了品種,沒選對賣出時機也會瞎忙一場。其實,在急升的牛市,很少有基金可以戰勝指數,特別是強勢的指數。但這么一推薦,面對的就是滿滿質疑,“買指數基金才能賺多少錢?連個股票都不肯推薦,還是朋友么?”
第五個階段叫自滿。漲了一陣后,鐵定有人過來問起公司旗下產品的收益,然后喜滋滋地大驚“只賺了這么點?我半年不到已經翻番了,看來我做股票還是比較有天分的么……”
當然,還有堅守。“股市漲了這么多,我怎么還沒解套。”“換其他品種?不行,那不就虧錢了,還是再等等吧?”
再接下去,往往還有……破滅。
從業快20年了,每次股市有動靜,都會經歷這么一個過程,大同小異。如果全民炒股的氛圍不變,這個輪回應該還會不斷進行下去,大部分人炒股虧錢的現象也會繼續。
再說說與之類似的時下另一大熱——跑步。
雖然跑齡不過四年,但是我起步比這一輪全民跑步熱還是稍早一些的,加上剛開始就有知名的教練和隊醫輔導,少走了很多彎路。還記得當年剛開始在世紀公園里面跑圈的時候,鮮有同道,最多碰到的還是大爺大媽在抱樹發功。
這輪熱潮對我的沖擊還不是在于馬拉松越野賽報名的秒殺,而是來自身邊朋友的參與度越來越高。印象最深的是今年11月2日,上海馬拉松、杭州馬拉松、臺灣鐵人三項以及幾項毅行活動同天舉行。那天,朋友圈基本被這幾項活動刷屏了。參加的聚會,話題中多少會涉及到一些運動健康相關的主題。
我們中歐商學院的校友三年前開始組織跑馬拉松,當時大部分人是四小時以上的成績,個別跑進三個半小時的,如同跑神一般受人景仰。這幾年先是成批的校友成績進入到3小時20分上下,今年突前的幾個更是逼近了三小時。照這個趨勢,明年就有成批校友馬拉松進入2字頭的成績了。越野賽雖然小眾一些,也在復制這個勢頭,比如250公里的極地長征系列,三年前還鮮有國內選手參與,今年夏天的巡回賽,中國選手的比重就基本已經上升到最高了。
不過伴隨熱潮而來的,還有和股市一樣的不理性。簡單來說就是跟風湊熱鬧的多,長期堅持的少;聽小道消息的瞎跑的多,真正找教練、訂計劃,科學訓練的少。
下面兩個極端的人特別多:
一種是盲目恐懼。很多人長期不運動,稍微一動自然就腰酸膝蓋疼,聯想到時不時傳來的跑馬猝死的消息,馬上認定這項運動太危險,不適合中年以上人群。還有些養生高手更是總結出一堆“科學依據”,比如,清晨空氣不好不適合跑、晚上影響睡眠也不適合運動、夏天忌曬、冬天忌大量出汗、超過5公里不利于健康……加上清明、冬至等節氣忌夜間外出,基本上上班族也找不出跑步的時間了。
與此相反的另一類是狂熱。據說長跑過后,大腦會分泌出多巴胺,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快感,加上在入門以后的成績會進步很快,很多人就建立了盲目的自信,一年跑五六個馬拉松,甚至兩個月跑四個全馬的都時有耳聞。如果問問專業的教練,其實一年只建議跑兩次以下馬拉松,至于100公里以上的越野,至多一次,超過都是對身體有害的。
這大概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最近這兩年運動類專科的醫生特別忙碌,而專業隊退下來的醫生更是炙手可熱吧。
如果說股票的實質在于公司的價值,那么對蕓蕓眾生來說跑步的最終目標就應該是健康。畢竟,三五十歲的人了,要說去奪奧運金牌、世界第一,基本是癡人說夢,更多的是獲得自身的滿足感和體質的提升。如果真能有這個理性的目標,速度快一些慢一些,比賽多參加一個少參加一個,其實并不重要,重度霧霾天跑馬拉松的奇觀就更不該出現了。
最后,借用電影《智取威虎山》的臺詞,對于時下熱門的股市和跑步,我只想說一個字,“多想想問題的實質,聽聽科學的意見,理性些,不要盲目跟風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