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國大力推動 新興“潛力股”就玩不轉
今年中印股市平均上漲40%,俄羅斯和巴西股市平均下跌4.2%,“金磚國家”一詞誕生以來,四國的差距從未這么大。事實上,近兩年中國經濟放緩已經驗證,中國是“金磚國家”高增長神話的主要動力,沒有中國大力推動,這個新興“潛力股”就玩不轉。
2001年,時任高盛經濟學家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并稱為“金磚國家”(BRIC)。此后十年,“金磚國家”高增長的表現也的確讓投資者和企業獲利不菲。但去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7%,為14年來最低水平,今年可能只有7.5%左右,將再創新低,明年官方增長目標還可能調降至7%左右。
全球大宗商品主要消費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投資增長也進入瓶頸期,原材料、重型機械設備和能源的需求相應回落。今年全球大宗商品除咖啡外幾乎全線價格下跌。巴西和俄羅斯這類依賴出口大宗商品的國家深受影響。
巴西經濟增長從2011年起就開始持續下跌,年均增長率不足2%。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巴西股市圣保羅指數本月進入熊市,跌至五年來低谷。而俄羅斯在今年西方施加嚴厲經濟制裁后融資受限、資本外逃、貨幣貶值,今年11月GDP增長同比下降0.5%,五年來首次經濟增長萎縮,面臨經濟衰退的危機。
報道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下行最明顯的影響體現在能源領域。由于需求增長速度不及預期,已開發的項目無法終止供應,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又決定不減產,國際油價連續承壓,今年下半年跌幅將近50%。委內瑞拉、俄羅斯、伊朗這類石油出口國還將繼續蒙受損失。
其他大宗商品同樣是受害者。而且,澳大利亞、加拿大這類側重發展能源產業的發達國家未能幸免。本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從年初到12月初,今年鐵礦石價格大跌將近50%,主要礦石出口國澳大利亞的出口貿易收入明顯下滑。彭博調查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顯示,截至明年6月的12個月里,澳大利亞的財政預算赤字將擴大到370億澳元,遠超今年5月政府預計的298億澳元赤字。
除了能源生產國,過去得益于中國大搞基建和過度投資的國際企業也面臨挑戰。今年年中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及,因中國房地產市場降溫,今年3月-5月,全球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亞太地區的經銷商銷售同比暴跌30%。《華爾街日報》報道則是指出,截至去年底,卡特彼勒亞洲區的員工已由2007年的7499人增至2.567萬人。這類公司要改變以中國為驅動力的增長模式談何容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