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施行20周年勞動者進一步完善
很有用、助維權、盼落實,成受訪者口中評價勞動法的3個關鍵詞。到2015年1月1日,勞動法正式施行20周年,作為一部以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宗旨、全面調整市場化勞動關系的法律,20年來,勞動法發揮的巨大作用有目共睹。而對于普通勞動者來說,他們對這部法律到底了解多少?北京、遼寧、浙江、廣東記者這兩天分別走進當地的企事業單位,隨機采訪不同行業的職工,聽聽他們對勞動法的認識。
很有用——這是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個詞。今年42歲、已經工作22年的廣東新沙公司港口機械維修技師江師傅對此深有感觸:“記得勞動法剛出臺時,單位有過多種形式的宣傳,當時工友們都很高興,認為這為企業用工畫下了紅線,保護了職工的勞動權益。后來,勞動法的各項內容潛移默化融入了日常工作,比如加班安排、廠規調整時,工友們往往會問一句:‘這符不符合勞動法呀?’勞動法成了職工的保護神。”
這樣的觀點在國企、外企職工中尤為普遍。在北京國貿某寫字樓里上班的會計師鄭女士說,外企的守法意識比較強。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員工對公司的安排有疑問,會查閱勞動法后直接跟人力資源部門溝通。
助維權——采訪中,兩位勞動者講述了本人或工友運用勞動法維權的經歷。在杭州城西某在建樓盤務工的江西籍盧師傅說起勞動法來頭頭是道。原來,2013年他遭遇工傷,斷了兩根手指,老板卻拖著不肯支付賠償金。他找到工會求助,工會幫他通過法律途徑拿到了賠償。“我都快把勞動法背熟了。”
沈陽職工左春英的工友也是在工會的幫助下成功維權的。2014年8月,左春英的工友辭職,單位扣押1個月工資不給。左春英找到工會咨詢,在那里她第一次了解了勞動法。回來后她依法幫工友要回了工資。
盼落實——盡管大部分受訪者都表示了對勞動法的高度贊揚,但還是有勞動者對這部法律知之甚少甚至壓根沒聽過。記者發現,與此相伴的是其所在單位基本沒有落實勞動法或落實情況較差。這部分受訪者大部分來自餐飲、環衛行業或私營小企業。在北京馬甸橋附近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上班的小代就認為勞動法對其沒什么用,“反正干得不順心就直接走人了”。希望勞動法能得到進一步落實由此成為不少受訪者的心聲。
還有受訪者期盼勞動法能“進一步完善”。廣東南沙集裝箱碼頭的楊班長說,勞動法已施行20年,當時的勞動用工環境與現在差異較大,希望這部法律隨社會變遷不斷完善。比如適當調整相關條款,使煤礦、港口等行業企業的工時安排更有彈性、更人性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