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如約而至 如何用人留人考驗企業智慧
“用工荒”如約來襲 考驗企業用人智慧
距離春節僅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許多打工族選擇歸鄉過年,一年一度的“用工荒”再次上演,除了人們熟知的快遞行業,用工短缺現象還出現在餐飲、護工、家政等行業。
年底用工荒的出現,除了員工回家過年的原因,也與服務行業長久以來不被重視、服務人員不被尊重相關,而工資福利待遇較差同樣也是用工荒出現的主要原因。總體來看,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的現象短期內難以緩解,勞動者技能素質與企業用工需要不相適應的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如何緩解當前日益緊張的供需矛盾,考驗著用工企業的智慧。
快遞:年輕人想法多 流動性較大
“年齡在20歲~35歲這個階層的快遞員相對較穩定。”北京申通快遞和平里網點經理張先生告訴記者,“年齡較大的人家里事情比較多,無法完成快遞任務。而20歲以下的年輕人想法較多,流動性較大。”
雖然快遞員的數量在減少,但是臨近年底快遞量卻持續增多,每個人的工作量因此明顯增加,順豐快遞安定門網點的一名快遞員告訴記者:“有時早上7點多就開始忙碌,晚上10點才得以休息。”
為了彌補年底人員流失帶來的缺口,不少快遞公司采取加大招聘力度,提高快遞員待遇等措施。記者打開58同城招聘頁面,看到“快遞員”、“客服”等職位被標注了顯眼的紅色。很多招聘信息都標注了“急招”字樣,“包食宿”、“就近分配”、“可兼職”等條件都顯現在招聘通知中。
然而,記者采訪了解到,多個快遞公司的招聘效果依舊不佳。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現在快遞行業競爭激烈,各個快遞公司的利潤都在降低,快遞員“月入過萬”的神話已經很難實現。而且,隨著快遞公司對快遞員的要求逐漸提高,一些顧客又要求苛刻,這個行業對員工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餐飲:大型餐飲集團受影響較小
通過與多家餐飲集團的人力資源部交流,記者了解到,餐飲業服務的用工缺口在平時就有體現,“這個行業平時的缺口就在5%~10%之間”,金百萬餐廳副總經理江先生說道:“很多人對餐飲服務員的定義只是‘端盤子的’,這個行業在很多時候不被尊重。”
而臨近年底,餐飲行業服務員用工荒現象更加明顯。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的藺先生表示,他們長期向北京各知名餐廳輸送服務員,也感覺年前招人困難。尤其現在許多“90后”不愿意做服務員,感覺這個行業既累又沒有前途。
為了彌補員工回家過年導致的用工荒,餐飲行業的老板想盡辦法,提高工資是最常見的吸引措施。即便如此,餐飲行業春節期間人員的短缺和高昂的人力成本甚至迫使一些規模較小的餐飲店直接關門。
不過,春節期間的用工荒似乎對一些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餐飲企業影響較弱,江先生告訴記者:“不得不習慣年底用工短缺,每年到這個時候都要想方設法應對。”
對于因為員工回家過年造成的職位短缺,大型餐飲集團會通過及時招收臨時工、寒假工來彌補,推出一系列獎勵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員工流動對集團的影響。
護工:正月十五前采取一對三看護
記者在北京通州區一家陪護中心采訪時了解到,該公司共有合同員工150人,但到2015年1月中旬,留職的僅有75人。“老員工回老家,新員工招不到,即使招聘到少數新員工,他們也選擇在春節后上崗。”該陪護中心的郭經理說道。
在北京潞河醫院,護工的平均年齡在35歲~45歲,且多為外地進京務工人員,但入職前會有集中的半個月培訓才可以上崗,之后每月都會有短期培訓。
對于春節期間的員工減少,郭經理表示,護工本就屬于臨時工類,沒法強行留職。
在缺少護工的情況下,陪護中心會在家屬以及醫院同意的情況下,采取一對三的看護服務,這種情況一般到正月十五會有所緩解。護工魏女士今年過春節決定不回家,留京繼續工作,“一到過年工作量就會增加,平常是一對一24小時看護,現在有時候要同時照顧兩個老人,有些吃力。”魏女士表示,“現在身邊大多數同事都已經回家了,不過都是請假,年后還會繼續工作,期待這個行業能有所改變,更加規范。”
家政:早早離去 去而難返
“干完這個月,我就回老家。”在北京從事家政服務已經六年的陸阿姨對記者說。
一般情況下,30元一個小時,是目前北京家政公司的時薪標準,但30元的時薪,中介公司往往還要抽去10元。
陸阿姨說:“即使每天都能接到活,工作六個小時,一天120元,一個月才能掙3000多元。好一點的是老客戶,不通過中介,一周一次,一次100元,但這樣的活也不多。”
而據官方微博“上海新聞播報”消息,上海五六十萬家政從業人員中本地人只占4%,春節留滬的僅十幾萬名,明顯供不應求。
人員緊缺,去而不返,在家政業已經是老現象,老問題。 “即使春節再漲工資,平時工資低,也沒保證,不劃算。”陸阿姨的老鄉張大姐這樣解釋。而更讓她們為難的是現在行業協會提倡的標準化。“我們都沒太多文化,做保潔都是靠良心,給雇主好好干活,不偷不搶不干犯法的事兒。如果讓我們又培訓又考試,還不如回老家做點小生意。”
記者在北京家政服務協會的官方網站上看到,2015年1月7日發布了“關于開展北京市家政服務行業專項培訓”的公告,隨后還發布了培訓報名表。對此陸阿姨等人表示“不會上網,沒有看過。”
從2011年開始,月嫂“月入過萬”的消息不絕于耳,但這種專業人員畢竟是少數。調查發現,無論是北上廣還是二三線城市,小時工收入差距并不明顯,也正是這種無差距收入,讓更多的家政人員選擇了早早離去,去而難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