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中國央行今年可能再降準兩次
據彭博,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今日表示,由于降息對于降低融資成本不再像以前那么有效,中國央行將對降息持謹慎態度。他預計 ,今年年底前央行還會下調1-2次存款準備金率。
他認為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預計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可能貶值3-5%,但未來3-5年大幅貶值的可能性非常小。
他還表示,人民幣短期貶值有助于中國出口,長期貶值不利于人民幣全球化和資本投資海外。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更加激進的降準預測來自麥格理證券。
麥格理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Larry Hu上周在中國央行宣布降準后寫道:
未來五年,我們相信中國至少還有20次降準,存款準備金率會下調至10%以下,相較于其他國家仍然太高,許多國家都是零。
他還表示,(中國政府)將降準視為一種政治性錯誤——釋放放水信號,是令人惋惜的。降準只是一個普通的貨幣政策工具,當資本流入減少時,就應該降準。
認為應視降準為中性操作的還有華爾街見聞專欄作家鐘正生博士。他上周撰文稱:
2015年,中國基礎貨幣缺口將達到3萬億左右。這么大量級的一個缺口,光靠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來填補壓力太大。因此,今年降準是必然的,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中國央行選擇節前降準而非降息,主要有彌補基礎貨幣缺口的目的,不過也有維穩人民幣匯率的考慮。
......
降準對沖外匯占款消漲的中性特征更趨明顯,對此大體上是沒有太多爭議的。
鐘正生指出,在中國央行看來,當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軟預算約束平臺的高負債率帶來了巨大的還本付息壓力,對其他經濟主體的金融資源形成擠占。而財政和其他方面改革尚在進行當中,難以指望這些經濟主體自發地削減債務,因此需要央行維持中性偏緊的貨幣環境去倒逼去杠桿。
相關鏈接:
當然,放大和降低杠桿帶給市場的沖擊,我們已經可以真切體會到,那就是大起大落,但這本來就是市場的一種演繹方式,一種正常的波動方式,試想,如果沒有大起大落,沒有大的波動,試問,怎么可能出現交易機會,大機遇,這市場的本質就是如此的。因此,根本不需要對這樣的波動過度大驚小怪。
同時,對于降低杠桿,我們更需要認識到的是,這不是去杠桿,降低只是一種規范的動作,這無法阻礙市場資金的繼續杠桿,只是,未來的杠桿模式會更規范更合理而已,但這總體的杠桿量,可以肯定,只會多,不會少,道理很簡單,這市場既然已經起了風浪,杠桿的制度已經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已經揭開,未來,一切都無法阻擋。因為,這里,就好像股民一樣,只要進來了,你就別想走,除非你被市場徹底淘汰,但總體依然還是會呈現不斷壯大的狀況。
因此,這里,必須提醒的是,未來,市場肯定會有一個對這次下跌報復修正的過程,而那就可能是一次逐步逆轉的過程,最終,3478點,這位置肯定還是要逾越的,在大改革行情面前,如果連那點位都逾越不了,那,也太看不起我們的改革力量了,更看不起我們市場那龐大的資金實力了。
當然,現在跌下來,很多人迷茫,很多人看空,我們是竊喜的,因為,行情肯定是在相對猶豫中再上漲的,而且,也可以完全肯定的是,經歷這次這樣的殺跌后,未來就算突破3478點后,市場的樂觀情緒也不會一下子達到前期那種高潮的,那時候,必然,還是會有猶豫,那樣,對于市場中期的上漲反倒是有利的。
降低杠桿,說白了,就是欲迎還拒的方式,以退為進的策略,根本不是為了所謂阻擋更多資金進入市場,相反,而是為了吸引更多資金更好介入市場的一種方式而已,再說透點,就是希望進來的資金,請你別死那么快而已。這樣,我們的市場才能走得更穩健,更慢牛點,跟我們的改革方向,未來經濟的方向,都是高度一致的,最終更好做大資本蛋糕。我們此刻要做的,就是,趁不少人還圍繞著杠桿層面探討的時候,直接切入本質,抓住根本吃定它就是了。上述所有,就是我們對當下所謂降低杠桿等的簡單思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