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來:最怕互聯網金融搞成運動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國海南省博鰲召開。今年論壇的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
在26日的“互聯網金融:自律與監管”分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朱云來表示,互聯網金融其本質是金融,互聯網只是手段。他認為,互聯網金融雖然是很好的探索,卻也遠沒有投資者想的那么簡單。
朱云來表示,他最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變成一場運動,在大家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一腳踩進去,最后顆粒無收的時候承受不了。
以下為部分演講實錄:
朱云來:首先說一下互聯網和金融。因為大家都看到互聯網最近十幾、二十年的發展,非常迅速。確實把大家的信息能夠迅速和傳遞到各個面,大家互動的效率是大大提升了,這確實是最重要的動人的地方。
但是金融說到底還是金融,當時有人強調到底是叫互聯網金融還是叫金融互聯網。有的人說,這不是金融互聯網,不是說互聯網只是給金融的而已。倒過來說,互聯網金融說是有非常互聯網的概念的金融。
其實,倒也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我確實還是傾向于認為金融畢竟還是金融。比方說P2P,當然有很好的能夠迅速到達,所謂“長尾效應”等。但是我覺得它有一個問題,其實低估了借貸的風險,尤其是很小的規模是很難判斷的。要弄清楚每一筆貸款,我記得上一次象征性的5000塊錢的貸款。這5000塊錢的貸款,你說大家趨之如鶩,為什么這么喜歡?還是因為有回報。問題是這個回報還不能太低,為了2%大家就沒有那么大熱情了,至少要8%、10%。
我認為互聯網金融本身是一個很好地探索,因為這種方便性。另外一方面,我們對金融性,也就是對每一筆貸款的判斷,企業要有前景,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對于做傳統的金融企業,不習慣于互聯網快捷的方式,速度太慢,也有問題。
作為互聯網人是不是低估了金融風險的問題?就是要讓它系統性地。現在搞這么熱鬧……這里面的風險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市場去嘗試。對于嘗試的投資人士來講是要小心一點。恐怕不像你想的這么簡單,參與者不是金融體系出來的。金融體系出來的,傳統觀念又太守舊了。互聯網新生代是有很強的創新能力,我認為這是一個復雜的現象。
至于說怎么管理,核心管理是如何控制風險。如果大家參與的人知道這個風險,你知道可能有很大的損失風險,但是你能承受,愿意去嘗試。很多的未來只有試了才知道。怕的是變成一種運動,在大家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一腳踩進去,最后顆粒無收的時候承受不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