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風險釋放進入尾聲
時至今日,A股市場已較前期最高點下跌近40%的空間。與此同時,滬深兩市的兩融業務余額也大幅下降至萬億整數關口附近。由此可見,市場的估值風險也已經得到較好地釋放。或許,在3000點一帶的重要區域,也基本符合中長期資金逢低布局的需求了。 A股已較前期最高點下跌近40%,滬深兩市兩融業務余額大幅下降至萬億整數關口附近,估值風險已得到較好釋放。在3000點一線,也基本符合中長期資金逢低布局的需求。
經歷了最近兩個多月的大幅殺跌行情,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壓力也驟然下降。然而,在市場估值風險得到大幅釋放之后,市場并未走出逐步回暖行情,反而仍然呈現出繼續探底的走勢,讓不少抄底者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實際上,與前兩個月的市場數據相比,目前A股市場的部分指標也得到了較好的修正。其中,以滬深兩市的兩融余額規模為例,在今年6月上旬,該數值一度接近2.3萬億水平。經歷了多次的“去杠桿”過程之后,該數值也大幅下降至去年12月中旬的水平。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的兩融余額規模約為1.0559萬億元,已較前期高點回落超過萬億的規模。
再者,以滬深兩市的估值水平為例,在今年6月上旬,市場估值壓力巨大,而相關概念股的估值水平更是達到上千倍乃至上萬倍的狀態。而經歷了最近兩個月的殺跌行情,不少股票價格已經回落至去年牛市啟動時的位置。更有甚者,其股價還創出了近年來的新低水平。
截至目前,兩市百元高價股僅剩5家公司,而5元以下的超低價股數量卻大幅增加至100家左右的水平。至于低于10元的低價股數量,也大幅增加至800余家。與此同時,市場中的破凈股數量也明顯增長,且基本集中在鋼鐵、銀行等領域之上。由此可見,與前兩個月的市場狀況相比,目前市場的平均股價以及整體估值已經出現了大幅縮水的跡象。
就目前而言,兩市動態市盈率低于10倍的上市公司數量也已經增加至70家左右。不過,單純以動態市盈率、平均市盈率等指標來衡量時下的估值水平或許并不科學。在實際操作中,投資者亦可參考市盈率中位數的情況,進一步提升整體的判斷準確率。顯然,若用市盈率中位數來判斷時下的市場估值,卻有著不一樣的結果。其中,就目前而言,整體市場的估值風險仍然存在,并未實現完全擠壓的目標。但是,面對時下市場估值兩極分化的狀況,實則也給投資者在投資方向選擇上作出了重要的參考。
其實,在一輪加速殺跌行情過后,往往會讓部分已擠壓掉水分的股票的投資優勢再度凸顯。與此同時,對于本已屬于低估值的藍籌股票而言,在股市大幅下跌之后,其估值優勢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凸顯。因此,對于這類股票而言,其風險釋放也已經到了尾聲的階段。
但是,對于部分前期遭遇爆炒的高估值股票而言,雖然前期股價已經遭遇到非理性殺跌走勢,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股票就能夠隨意抄底。
舉一個例子,假設某一只虧損垃圾股票,其基本面狀況非常糟糕,卻因依靠某一熱門概念,在牛市行情中遭到了爆炒。期間,股價從2、3元爆炒至100多元。然而,經歷了一輪殺跌行情之后,雖然該股股價也大幅縮水了60%,但其價格仍然高居3、40元的水平,其基本面狀況仍然無法支撐如此高昂的股價。由此一來,即使期間這類股票出現反彈的走勢,仍然未能扭轉其中長期下行的大趨勢。
因此,筆者認為,對于這類爆炒高估值股票而言,投資者仍然需要在反彈過程中逐步調整倉位,不宜隨意盲目抄底。相反,對于部分已擠壓掉水分,且基本面狀況良好的藍籌股而言,卻值得逢低吸納,中長期布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