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數據依然引發質疑 這個問題如何解?
中國GDP平減指數并不是一個衡量國內產出價格的精準指標。當進口價格上漲的時候,它會夸大通脹,反之則會低估通脹水平。
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三季度同比上漲6.9%,創下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低經濟增速。
然而, 6.9%的經濟增速依然高于此前分析師們的預期。一些投資者依然對數據持有懷疑態度。
在今天中國GDP數據公布后,亞洲股市集體上漲。不過,韓國、日本和香港股市和新加坡股市在上午就回吐了漲幅,轉而下跌。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同樣轉而下跌,微跌0.14%。
債券投資公司IG Group分析師Angus Nicholson表示:“第三季度GDP 6.9%的增長讓人們懷疑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數據的真實性。考慮到今天公布的其他數據,很難讓人對GDP數據感到樂觀。”
北京研究公司NSBO的政策研究人員向路透社表示:“在9月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產出數據雙雙大幅放緩的背景下,GDP超預期令人意外。”
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在報告中指出,經濟增速被大幅的夸大了。
他表示,官方GDP數據持續的穩定將進一步增加人們對其可信度的懷疑。GDP平減指數計算方法中的缺陷,加上達成經濟增長目標的政治壓力令三季度官方GDP放緩的幅度慢于第三方數據所顯示的水平。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Chang Liu認為,中國經濟數據被扭曲,主要是生成方式有問題,而不是被蓄意誤導所致。
Chang Liu表示,由于存在差錯的計算方式,中國經濟增速被當局高估了1到2個百分點。如果被糾正,那么在截止一季度末的12個月里,中國GDP增速將僅為5%到6%之間。
關鍵的問題出在“GDP平減指數”上。
GDP平減指數是名義GDP與實際GDP的比率,被用于將名義GDP轉化為經通脹調整的實際GDP。這一指標比CPI、PPI等指標更為廣泛地被使用,因此也被視為衡量一個國家物價壓力的更有用的指標。美聯儲就很喜歡用它。
由于GDP是一個衡量國內產出的指標,因此它只反映國內生產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務的價格。在實踐中,這意味著GDP平減指數要扣除進口物價,這在有著“穩健統計系統”的國家中是個慣例。
很多時候,不這樣做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然而,當進口價格通脹變化比國內通脹明顯的時候,比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它的影響力就會表現出來了。
然而,由于中國在計算多數行業的平減指數時并不扣除進口價格的變化,其平減指數與PPI的關系更為密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