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首要任務是保暖 挺過寒冬很重要
中國實體經濟情況并不樂觀,反映在銀行數據上可見一斑。截至9月末,整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5000多億元,余額近2萬億,不良貸款率逾2%,比年初增加0.35個百分點。自2011年四季度至今,銀行業不良連續反彈16個季度,“雙升”態勢已持續整整4年。銀行資產質量的表現可能會改變一部分海外資金的操作預期。
美聯儲將以極度緩慢的速度加息,而中國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把握結構調整的大方向,在寒冬中為自己保暖。資本市場的各種傳言如洪水猛獸滾滾而來。如果傳言坐實,全球經濟將再次進入蕭條。
傳言之一是,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2月15日到16日在華盛頓召開會議,美聯儲官員將把基準聯邦基金利率提高25個基點,這將是美聯儲近10年來的首次升息。傳言之二是,美聯儲將在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召開的特殊會議中提升貼現率,為加息作預演。
第二個預言已經破產,但第一個預言愈演愈烈,美聯儲官員推波助瀾,動輒發表一番鷹派言論,讓市場瑟瑟發抖。市場早已發抖,希望美聯儲官員別太享受權威感。
做空除美元外的多數貨幣、大宗商品早已成為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美元升天,黃金落地。11月24日,國際金價亞市盤初在1070美元附近震蕩,此前一天一度下探1066美元的逾5年低位。國際銀價24日亞市盤初徘徊于14.10美元附近,隔夜銀價曾跌破14美元關口,刷新13.89美元的逾5年低位。
23日倫銅一度下跌2%至4490美元/噸,為2009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4500美元,自去年11月以來,銅價下跌近32%。鎳價一度重挫6.4%到8175美元/噸,創下2003年以來新低。鉛、鋁跌至5年來最低水平。
大宗商品價格顯示全球經濟復蘇是場夢,更別提完成產業結構與區域轉移。東南亞某些國家以及英國、美國經濟有時會有亮點,但很難想象這些國家的經濟繁榮可以建立在他國的衰退之上。
美聯儲加息將帶來全球經濟二次探底,從資源到實體制造業恐陷入蕭條,尤其是巴西等資源國,情況將會更加惡化。而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也要做好長期作戰和過冬的準備。
美國經濟喜憂參半,數據時好時壞。11月23日,美國公布的10月成屋銷售數據,在上個月大幅攀升4.7%之后,本月成屋銷售再次出現下滑,低于市場預期的-2.0%水平,下滑達到-3.4%。1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為52.6,為2013年10月來最低,10月終值為54.1。
美國的實體經濟還算好,一個前瞻數據可以看出美國制造業復蘇的趨勢:24日,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發表數據,今年前9個月美國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機械出口市場,德國向美國出口了價值125億歐元的工程產品,同期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20億歐元。而在過去6年中,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機械設備出口市場。美國今年可望超越法國,成為德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為50多年來首次。
今年前三季度,德國對美國和英國的整體出口大增,德國今年前9個月的工程產品出口總額增長2.6%至1160億歐元,幫助該國企業擺脫了中國與俄羅斯需求低迷的影響。
但從整體數據以及美國的就業參與率來看,現在恐怕只能算是美國經濟的青銅時代,而二戰后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
美元每次不正常大幅上升都是美國經濟進入又一輪衰退的標志。從歷史數據來看,過去45年中,有4次美元上漲對市場造成了重大沖擊,分別是上世紀80年代初沃爾克任美聯儲主席期間采取17次加息措施、1990年海灣戰爭、1992年英國退出歐洲匯率機制(ERM),以及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
這輪美元大漲,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量化寬松的數十萬億美元,很多成為套利貨幣在全球流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