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理財產品微漲 年底迎來漲勢
上周(2015年11月21日-2015年11月27日)北京地區發行的人民幣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2%,較之前一周上升0.02個百分點,平均投資期限為131天。
銀行從資金成本和利率風險的角度去考慮,最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提高中短期尤其是短期產品的收益,但也不排除個別資金相對緊張的銀行會大幅提高其各期限理財產品的收益,投資者在提高風險意識的基礎上,可適當關注這類高收益產品。
中短期限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所上升。其中,投資期限為1至3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上升0.02個百分點至4.25%;3至6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5%,與之前一周持平;而中長期限6個月至12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下降0.03個百分點至4.5%;1年以上期限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下降0.23個百分點至4.39%。
11月中旬開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跌幅收窄,有走勢逐漸平穩的態勢。
一位理財分析師預測,年末效應遇上IPO重啟抽血,12月份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可能會有一定幅度的反彈。但基于目前國內的經濟現狀,市場存在降息預期,加之央行綜合利用各種貨幣工具對市場流動性進行調節,預計年底仍然是“不差錢”的局面,因此,今年年底銀行大幅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的可能性不大。
相關鏈接:
人民幣納入SDR,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汪濤認為人民幣11月通過評審并納入SDR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在今后3-6 月內將偏負面,但長期而言將偏正面。
指數提供商MSCI公司現預計中國股票(包括A股、H股、ADR股、紅籌股和民企股)將在其“終極目標”情景中占據MSCI 新興市場指數的37.5%和MSCI全球指數的4.8%。這將利好于中國股票。
汪濤也表示,短期內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但投資者可能并未排除其可能性,這可能引發一輪中國企業和居民“恐慌性換匯”的風險。
考慮到目前估值,若外國投資者持有中國資產的意愿上升,那么中國ADR尤具吸引力。
一旦MSCI公司于2016年3月將ADR全面納入其指數,ADR將占MSCI 中國指數整體的16-17%。以此為標準,多數投資者目前低配中國ADR;但鑒于ADR 2016年盈利增速預計超過30%,投資者將無法忽略如此重要的一個板塊。
長期來看,汪濤認為人民幣納入SDR,伴隨著人民幣小幅貶值,可能會加劇國內股市資金的流出和流入。一方面,中國投資者將持續意識到把國內儲蓄轉化為海外資產,以分散投資的必要性,導致對中國股市流動性的分流。
另一方面,隨著人民幣計價資產預期逐步成為全球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進入中國國內資本市場的資金也將穩步增長,特別是在中國資本帳戶開放的最后階段,當對資金流入的限制逐步被放寬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