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貨是不是正品 尋個答案真的很難
由于跨境商品的特殊性,商品貨源來自多個渠道和批次,消費者不能僅憑包裝不同就判定是假貨。但有一點是實情,消費者購買跨境商品后,很難直接找到廠家來驗證,即使是一些國外企業在中國設有辦事機構,由于商品采購貨源與國內進貨貨源不同,也不一定能提供相對應的驗證服務。
去年,陳先生的孩子出生了,他收到了朋友在跨境電商平臺某商家處買的尿不濕,花王M號,共三包。用了幾天,孩子出現紅屁股,而且尿不濕經常側漏。陳先生覺得尿不濕有很大嫌疑,他開始留意尿不濕。
“我拿了其他的花王尿不濕跟這些細致對比,發現還真是不一樣,最明顯的是,疑似假的尿不濕松緊帶更窄,而且彈性不好,一拉就松了,所以容易側漏。以前,寶寶大小便除非很滿才會側漏,但是用了這些,幾乎每天都要側漏幾回。”陳先生通過溯源碼找到了貨源公司,但是該公司的答復是:所有報關手續齊全、進貨渠道合法,不會有假貨。
朱先生自認消費經歷更虐心。
朱先生在網上分享了消費經歷,帖子提到,他在某跨境電商處購買了牛欄奶粉,沒想到在奶粉中出現類似破棉絮之類的異物。
昨天,記者聯系了朱先生。他說,這是第二次在這個商家處購買,第一次是他買牛欄奶粉,這次是他妻子買了一罐牛欄奶粉。買來先囤貨,過了一個月左右才開封吃,吃了兩三次。“泡奶粉時,在奶粉罐里,家人發現一小塊微紅的東西,這在乳白色的奶粉中是非常顯眼的,最寬的地方約有一厘米。看起來是棉絮狀的,但是摸起來非常硬。”但商家提供供應鏈自證清白,證明奶粉是正規產品。
“只是從那之后,我再也不敢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買奶粉。”朱先生說,現在他找日本的朋友帶回奶粉。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院研究員姚建莉介紹,他們接到的進口跨境電商的消費投訴也比較多,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務、售假等方面,投訴售假的商品品類主要是奶粉、尿不濕等母嬰類,還有是服裝、包包等奢侈品
質疑買到假貨的消費者最想弄明白的是,假貨還是真貨?就像上述案例中的陳先生。他了解到,國內機構只能檢測商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同樣,朱先生的投訴案例中,跨境貿易商也跟荷蘭牛欄廠家做了溝通,廠家的意思是產品已經在中國國內了,不受理異物來源檢驗,直接賠付。
即使商品品牌在國內設有直營店,消費者想要鑒定真假,同樣很難。吳女士在跨境電商平臺上買了一款巴寶莉皮夾,售價約2000元。但是拿到貨時,她大吃一驚,皮夾外面只有一層布套,并無紙盒包裝。再打開來,皮夾內部也沒有填充物,而在賣家網頁上則是有的。她從寧波和義大道巴寶莉專柜得到的信息是,他們不提供驗貨服務。
“沒法判斷巴寶莉錢夾的真假,我的維權路卡在第一關了。”吳女士說。
多位在跨境平臺上消費過、并且事后維權的市民告訴記者,想要弄明白真假,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精力。而且即使投入了,也未必能弄個清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