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將迎慢牛 這條路還很長呢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反映到股市上,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日前撰文稱,上市公司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上市公司的業績和發展潛力,未來股指上升的空間和速度,應該主要依據上市公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狀和速度。
從去年牛市和股災教訓也可以看出,“單純增加貨幣需求制造的牛市不能持續,市場需要增加優質公司的供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正是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
此外, 劉姝威還提醒,在進行技術轉移過程中,有的上市公司曾經在技術受讓過程中,利用科學家的單純坦誠和缺乏自我保護的法律意識,當全面掌握了受讓技術后,拒絕與科學家簽訂技術受讓合同和支付技術轉讓費用。這種違背商業道德的行為嚴重阻礙和打擊技術轉移。必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根據上市公司的需求進行二次開發工作。
劉姝威表示,上市公司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是研發能力和技術轉移。當前正在對更多的上市公司進行技術轉移。但是大部分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仍然制造低端產品,微利或者虧損,有些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嚴重虧損,即將退市。
“而有些非上市企業已經具備制造高端產品的能力,已經開始承擔我國重要裝備的制造。這些企業的特點是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可以預見,這些企業可能通過收購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而獲得融資,或者直接獲得資本支持,盡快做大做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