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喊“要加息了” 市場是相信的
市場與央行之間的脆弱平衡依賴于央行維持寬松,一旦央行真的收緊,則市場存在崩盤的風險,市場倒逼央行不敢真的收緊。隨著美聯儲一次次讓步,市場一步步緊逼,市場再也不相信美聯儲能夠回到正常利率水平。
這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開始美聯儲喊“要加息了”,市場是相信的,但隨著一次次加息被證偽,一次次下調長期利率預測,市場對于美聯儲的“預期管理”已經不在感冒。最直觀的對比是,經過年內三次下調利率預測,9月美聯儲對于2017年利率預測仍然高達1-1.25%,而利率期貨反映的市場預期2017年僅為0.5-0.75%,市場預期與美聯儲預期之間相差0.5%,對應兩次加息,這充分表達了市場對于美聯儲的不信任。
美聯儲發布9月FOMC會議聲明,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0.25-0.5%不變。結合FOMC會議聲明和耶倫新聞發布會,我們認為關鍵信息點有三個:
第一個關鍵信息點:9月FOMC會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在會議結果公布之前,美國利率期貨隱含的9月加息預期在10%-20%之間,也就是說市場基本不認為美聯儲會在9月加息,美聯儲的決策符合市場預期。
市場認為9月不加息的理由與耶倫的表態實際是一致的,都是因為美國經濟數據好轉程度并不穩定。對于9月不加息的理由,耶倫表示是“為了看到更多就業和通脹好轉的證據”。市場之所以不認為美聯儲會在9月加息,主要因為8月美國經濟數據太差。8月美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分別下降3個點和4個點至49.4和51.4,非制造業PMI更是創2年來最低值。非農數據方面,8月非農僅為15萬,遠低于市場預期。
第二個關鍵信息點:美聯儲和耶倫認為12月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市場并不買賬。9月FOMC會議聲明中新增“上調聯邦利率的理由已經加強”,耶倫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如果沒有重大風險,預計將在今年加息一次。從點陣圖看,認為12月要加息的FOMC委員占比高達82%。
我們猜測,市場之所以不認可美聯儲會在12月加息,主要因為美聯儲加息的前提——耶倫所謂的“更多就業和通脹好轉的證據”存在不確定性。2016年以來,美國經濟數據時好時壞, 1月、6月、8月非農就業數據均大幅低于市場預期,4月、8月PMI大幅低于市場預期,誰能保證9-11月美國經濟數據不會出什么幺蛾子呢?只要再出現經濟數據顯著弱于預期,則美聯儲加息進程可能再度放緩,這可能是市場不相信美聯儲和耶倫表態的主要原因。
第三個關鍵信息點:美聯儲下調長期利率預測,這是美聯儲年內第三次下調,也是市場對美聯儲不信任的重要原因。在每次季末的FOMC會議上,美聯儲會公布對于未來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包括2016-2019年以及更長期的聯邦基金利率的區間、中樞和中位數,這是市場獲取美聯儲未來貨幣政策操作意圖的重要渠道。
根據美聯儲會議文件顯示,3月、6月、9月三次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均下調了2016-2019年各年以及更長期利率中樞預測,以更長期利率中位數預測為例了,2016年三次議息會議分別由3.5%下調至3.3%、3.3%下調至3.0%、3.0%下調至2.9%。
從點陣圖看,結果與利率中樞預測基本一致,長期利率中樞同樣再次下調。9月點陣圖中認為2016年0.25-0.5%合適的委員為3人,而6月為0人;9月點陣圖2017年、2018年、更長期中位數分別為1-1.25%、1.75-2%、2.75-3%,而6月中位數為1.5-1.75%、2.25-2.5%、3-3.25%,基本相當于下調了一次加息0.25%預期。
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美聯儲一共公布了三次利率預測,而三次利率預測均為下調。換句話說,2016年是美聯儲異常鴿派的一年,到9月為止,不僅一次息沒有加,反而不斷下調未來的加息預期。這與我們在2015年底提出的“美元周期見頂”一致,“海清FICC頻道”在2015年12月的報告《大拐點將至:美元周期見頂&大宗商品見底》(鄧海清、陳曦)中提出,“隨著歐美央行貨幣政策方向性收斂,美元指數見頂,大宗商品長周期反彈”。
市場的一個重要邏輯是,不要聽美聯儲說什么,而要看美聯儲做什么。盡管美聯儲和耶倫在9月會議上充分闡述了12月要加息的觀點,但市場看到的是2016年以來的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的不斷退縮,這也就難怪市場對于此次會議的“預期管理”并不買賬。
綜上所述,此次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同時下調了長期利率預測。盡管美聯儲和耶倫暗示12月加息程度達到歷史最高,但市場并不買賬,一方面因為9-11月美國經濟數據存在變化,另一方面美聯儲2016年實在是過于鴿派,其鷹派表態已經不再被市場認可。
在美聯儲異常鴿派的背后,隱藏著一種更為可怕的可能性:美聯儲已經被市場綁架,喪失貨幣政策獨立性。教科書上的央行獨立性是指“央行要獨立于政府”,但現在的情況是:“央行可能無法獨立于市場”。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已經對全球央行的貨幣寬松“上癮”,盡管全球經濟明顯弱于金融危機之前,但發達國家股市普遍高于金融危機之前高點。
“海清FICC頻道”認為,市場需要警惕12月“狼真的來了”的風險。在“狼來了”的故事中,盡管放羊娃多次說謊,但最后一次狼真的來了。目前市場對12月加息的預期僅為60%,還有將近一半認為12月美聯儲不會加息,這恰恰就是最大的風險所在。如果這一次,狼真的來了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