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向炳偉:從小裁縫到公司大老板
從馬路邊的小裁縫到開廠設店,他走過了十年;從小服裝廠到專業的制衣公司老總,他走過了十年;從制衣公司老總到集團公司大老板,他又走過了十年。
改革開放30年間,52歲的向炳偉完成了從小裁縫到公司大老板的變身。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那一天,22歲的向炳偉正在陜西省南鄭縣老家給鄰居弄爐灶。
當時,他已經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泥瓦匠,憑著一股子鉆勁,他“發明”的“馬蹄回風灶”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歡迎。然而,長期弓著腰干活,他的腰脊勞損毛病已越來越重。他一心想的是“還能找個什么別的活干”。
不久,他聽到湘水寺小鎮上開了一個縫紉店,店主與他們家是老相識,于是他背著一臺斷了腿的縫紉機登門拜師學藝,開始了自己的小裁縫生涯。
上世紀80年代初,已經消失20多年的個體私營經濟開始在陜南大地復蘇。喇叭褲、西服與披肩長發一起出現在街頭。學成手藝的向炳偉找了間小門面房,讓朋友在一塊紙板上寫下“裁剪縫紉,翻新補舊”8個大字放在門口,開始做起縫縫補補的小生意。
事隔30年后向炳偉說,“當時我也沒有想到,會從縫縫補補發展到后來做成衣。”
1984年,漢中市一家公司搞了一批日本生產的舊西服,以15元一件的價格傾銷,買者云集。“我一定要讓中國人穿上中國人制作的西服。”此時,只讀過4年書的向炳偉通過看一些時裝書,開始把目光盯在西服制作上。為招徠顧客,他還把門口的牌子換上一個正式的店名“新時代服裝店”。由于他做的衣服合身,找他做西服的人常常把小店擠得滿滿當當。
1987年,靠著5000元貸款,“漢中市偉志西服廠”正式成立,向炳偉從縫紉店主變成一名廠長,他的西服制作也從手工作坊擴展為流水線作業。“偉志西服廠”以穩定的生產投入、好的質量和模范納稅戶的形象在政策扶持和當地政府的呵護下一步步成長起來。
“對我來說,最大的機遇應該是1992年。”向炳偉說,“鄧小平南巡講話把私營企業的地位從有益補充提升到重要組成部分,使得中國私營經濟在歷經三年徘徊后爆發出強大的活力。”當年9月,“偉志西服廠”更名為“陜西偉志服裝有限公司”,向炳偉任總經理。他把這家陜南小廠的第一家分公司開到西安繁華的東大街上。
1998年7月,陜西偉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順利掛牌,向炳偉成為這個集團公司的董事長。這一次股份制改革,不但夯實了偉志集團未來發展的根基,也頂住了當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給服裝業帶來的巨大沖擊,企業一舉在山西、河南等省份擴張了400多家專賣店。如今,偉志集團已發展成有1800名員工,年銷售收入過3億元,利稅過3000萬元的大企業。
“改革開放30年,我與我的企業一起成長。”向炳偉說,“是改革開放的政策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從創造財富中認識到我的價值,在工作中體驗快樂,在生活中感受幸福。多年來,我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多年積累的財富回饋社會。”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