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新增鞋廠超百家 鞋企再現“搶工潮”
9月18日訊 近日,筆者走訪鞋廠五十多家,與其相鄰的青石也會增加七十多家,按此計算,下半年桐鄉將會新增一百多家小型鞋廠。在走訪中,有鞋廠老板直言不諱地說:“本地工人只要夫妻兩個都會做鞋,基本上都開工廠了。”所以,在大部分桐鄉鞋廠中,本地工人所占的比例已越來越小。一鞋廠老板深有感觸地說:“早在2009年,由于考慮到工廠絕大多數都是外地人,所以就以年薪3.7萬請了2名本地工人,由于上半年做鞋的時間短,他們僅做了1.7萬的活,還不夠成本,本想下半年生意回暖再賺回來,但是他們做完上半年就跑到別的小廠去了。據說,這些小廠都是新開的,為了能挖到工人,開出來的條件往往很誘人,再加上這些小廠的訂單有限,生產不穩定,工人們可以利用淡季或是放假的時間幫人加工,這樣他們一年就能賺更多的錢。”正因為如此,今年下半年,個別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也有不少工人跳槽。
前幾年筆者走訪企業時,企業主都說本地工人勤勞,能吃苦,離家近,不用提供住宿,好溝通,好管理,所以大家都以自己廠里都是本地工人或本地工人多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時過境遷,近兩年來,本地工人或另謀高就或自己投資辦廠,并挖走一批關系好的工友,使原來的鞋廠大受打擊。本地工人數量日益減少和不穩定讓鞋廠老板最為頭痛,在這種情況下,外地工人開始變得搶手,為了能“搶”到外地工人,桐鄉鞋業界也開始出現不正當競爭,而且愈演愈烈。據業內一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本地工包工的價格已漲到2.5萬元/半年,外地工人的工價也上升到了2.1萬~2.3萬元/半年,工人的薪水正在由以前干一年多少錢,演變成現在的干半年多少錢。與此同時,工人提出來的條件和要求也越來越苛刻,不僅吃、住要好,工錢要高,而且待遇也要好,特別是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可以在全國轉移接續后,工人在基本養老保險等方面的意識日漸增強。卓怡鞋業的負責人說:“一名年薪達3.5萬元的工人,工廠替員工交納5,000元的保險金后,就相當于年薪4萬元。目前,政府要求企業的參保量達到80%,明年有可能會達到100%。據悉,本地一些服裝廠由于不堪重負,已開始向勞動力資源比較富余的安徽等地遷移,在那里,不僅政府扶持力度大,工人的年薪至少相差一萬元。”
隨著物價上漲,工人的工資每年都在大幅度上漲,再加上別的費用,企業的負擔不斷加大。走訪中,一位大中型企業的老板向筆者反映:“我們工廠今年上半年做了8萬雙鞋子,除去工人的工資、次品鞋損耗、以及客戶的扣點外,基本上沒賺到錢。盡管如此,桐鄉新開的小型鞋廠仍然如雨后春筍,這讓人費解。其實,有實力辦廠并不是壞事,但是,如果以打亂市場原有的競爭秩序搞不正當競爭,這就有違初衷了。”
據悉,為了打擊這股歪風邪氣,桐鄉市政府已開始加強監管,如提高安全生產的要求,加強環保等方面的監督,堅決不允許把生產和住宿等放在一起的“二合一”工廠出現,但其執行力究竟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