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確認債權金額1364億 北大方正集團管理人征集債權人受償意向
自今年7月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實質合并重整后,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大方正”)等五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即將在10月22日召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此次債權人會議將核查《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債權表》及審議表決《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財產管理方案》。此外,目前債權人已收到重整管理人發出的受償意向調查問卷。
“管理人方面針對償付提出了幾個比較詳細的方案讓大家投票并反饋訴求。其實有部分機構債權人已在此前與北大方正方面溝通過債權償債方案的訴求。這一次問卷是針對全部的金融機構債權人。”10月20日,一位北大方正機構債權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北大方正方面則表示,為公平保護全體債權人合法權益,管理人擬邀請全體金融機構債權人協助填寫調查問卷,配合收集訴求信息,以制定符合絕大多數債權人訴求的重整方案。
明確財產管理方案
事實上,早前在今年2月19日,北京一中院已裁定受理北大方正重整,并于同日指定北大方正清算組擔任其管理人。
由于方正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北大方正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北大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與北大方正存在高度關聯性且財務嚴重混同、區分成本過高等原因,管理人隨后申請對5家公司進行合并重整。
2020年7月31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對北大方正等5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并指定北大方正管理人擔任實質合并重整管理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審計、評估機構已以2020年1月31日為基準日對北大方正等5家公司進行了專項審計和評估,北大方正等5家公司的財產主要以股權、債權類為主,而且財產內部關聯性較強。
具體來說,北大方正等五家公司均是方正系企業的控股平臺、管理平臺、融資平臺以及資金調度平臺,財產主要由股權、債權、貨幣資金、不動產以及知識產權等構成,以股權及債權類資產為主。
初步審計結果顯示,北大方正等五家公司的債權類資產、股權類資產合計占賬面資產總額四分之三以上。方正系企業經營性業務及資產主要分布在方正集團等五家公司下屬信產、醫療、地產、貿易、鋼鐵等公司。
從債權類資產構成來看,北大方正等五家公司債權類資產主要是對關聯方的債權;從股權類資產構成來看,方正集團等五家公司股權類資產主要是長期股權投資。
這也顯示出5家公司財產內部關聯性較強,而關聯公司的營運情況、盈利能力和償還能力,也會對北大方正等5家公司財產價值的估值和回收帶來較大影響。
“重整期間財產由管理人統籌協調,且根據財產屬性進行分類管理。重整期間,北大方正等5家公司將采取管理人管理模式,由管理人負責管理公司財產和營業事務。”前述債權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就經營層面來說,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管理人將繼續聘用北大方正等4家公司經營管理層協助管理人負責營業事務,其原因則是北大方正等5家公司產業涉及信息技術、醫療、地產、大宗貿易等業務,下屬企業的經營管理事務具有較強專業性。
償付方案追蹤
事實上,自去年12月違約以來,北大方正上千億的債權償付一直被市場廣泛關注。
按照北大方正方面披露的數據,截至10月9日,北大方正等5家公司共有638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了649筆債權,合計申報債權金額2311.67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在這2311.67億元申報債權中,目前管理人已確認的債權金額有1364.4億元(含部分未申報但已確認的),暫未確認的債權金額有290.21億元,還有675.12億元不予確認。已確認的1364.4億元債權中,普通債權有1215.7億元,占比89%,其余則是有財產擔保的債權。
“現在管理人在征求受償方案和意見,也給出了一些選項。比如對有財產擔保債權,可選擇在擔保物評估價值范圍內一次性全額現金清償,未覆蓋部分按照普通債權受償;或者按照擔保物評估價值留債,未覆蓋部分按照普通債權受償。”一位機構人士表示。
對于普通債權來說則更為復雜。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針對除現金清償以外的部分,可選擇包括留債或以股抵債以及二者組合方式等等,以股抵債則對股權部分亦有細分條件,包括是否有回購安排,以何形式等。
值得注意的是,北大方正方面還針對提高現金清償比例還是綜合清償比例、是否愿意通過延長留債期限提高清償比例等向債權人征求意向。
按照北大方正最新披露,目前重整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包括債權確認、財產審計、資產評估、戰略投資者招募等等。
早前北大方正集團在4月21日公開招募戰略投資者,誰會成為“白衣騎士”也不斷引發市場猜想。
7月,有報道指出北大方正集團初步確定進入最新一輪遴選的戰略投資者名單,珠海華發、深投控、泰康人壽等5-6家機構入選。隨后,一位接近方正集團有關人士在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時對該消息表示認同。
“由于資產中股權和債權占比高,因而北大方正集團控股上市公司股權資產大概率要變現償還債務。引入戰投后,集團層面也將梳理管理架構對旗下資產進行經營管理或資產轉讓。從申報條件來看,戰投在近一年資產總額不低于500億元或凈資產不低于200億元,且相關產業領域具備優勢戰略地位或具有豐富并購整合經驗可適當放寬,這也意味著戰投方應具備較強資金實力或擁有較好產業資源協調能力。”一家中型券商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