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協會在北京召開服裝企業維權工作會議
2010年12月3日,企業維權工作會議。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副局長柳文福、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經檢處處長韋犁等領導、以及國內知名企業代表、法律顧問出席了會議。
會議上,企業代表紛紛表示,目前傍名牌、假冒偽劣、仿冒等侵權情況行為較為嚴重。有代表表示,以下傍名牌侵權行為令企業“深惡痛絕”、防不勝防。第一不法經營者通過中介在境外(主要是香港地區)注冊以大陸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的殼公司,然后在大陸生產銷售產品;第二一些代理商或者經銷商與企業終止合同后,仍繼續使用公司商標進行銷售,嚴重影響了公司品牌形象;第三還有不當競爭者直接在國內異地注冊的公司字號中也含有馳名商標名,或者將商標或與商標相似的文字申請注冊;此外互聯網侵權行為比較嚴重,品牌產品在淘寶網上經常被網店冠以虛假專賣店形象出售。企業代表們一致認為,這些行為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擾亂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威脅到經過多年培育成長起來的我國優秀民族品牌,阻礙著服裝品牌的健康、有序、持續發展。
針對企業代表們提出的問題,韋犁處長給以了現場解答。他表示,首先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制度,在與代理商、經銷商簽訂合同時要嚴謹、完善,“嚴防漏洞”以防止被一些不法之徒鉆了空子。其次企業要有自我保護意識,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和侵權行為做斗爭,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第三不法經營者鉆法律法規的空隙,如企業名稱注冊登記是屬地管轄,而現在名稱登記機關大約有數幾千個,這樣給“傍名牌”留下可乘之機。
會上,柳文福局長也給予企業指導性建議。他表示,服裝行業自主品牌是民族品牌,作為執法機構要大力保護自有知識產權,保護民族品牌。近年來,各級工商機關及司法部門在保護知識產權、打擊“傍名牌”不正當競爭行為中,充分運用法律賦予的職權,通過專項行動、個案協作、區域聯動、總局督辦等方式,對各類“傍名牌”行為實施了有效打擊和堅決查處,對不法分子起到有效震懾作用。但是,當前市場出現的各種“傍名牌”不正當競爭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而且不斷變換手法,千方百計地規避著法律。
他指出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傍品牌”現象有以下特點,一是被侵權品牌的地域性,從國外到國內品牌,波及到國內較高知名度的品牌都成為了不法分子侵權對象。二是侵權方式復雜性,商標注冊和企業名號注冊相分離,雖然商標只能統一注冊,但企業名號在縣一級工商部門即可登記,給予不發分子可乘之機;三是侵權手段更具有隱蔽性,不法分子利用境外企業名稱登記注冊制度與國內相關法律的差異,在境外(比如香港地區)將知名企業的字號或者商標登記注冊,后以委托加工、授權使用等名義在我國境內進行商業使用,造成消費者誤認誤購。他表示,企業要加強與執法機構的溝通與交流,積極有效的共同促進品牌在健康的市場環境中不斷成長與發展。
最后,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作了總結陳述。他指出,此次會議的召開是企業被侵權、維權過程情況的集中反映和溝通與交流,也是中國服裝協會今后協助企業開展維權工作的一個新開始。我們一方面呼吁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健全,另一方面,希望通過與品牌企業的交流,建立加強與企業溝通的長效機制,更好的與企業共同維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