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紡織企業如何應對“彈性”棉花?
去年每噸1.8萬元,今年年初每噸2.8萬元,棉花價格急漲,讓很多棉紡企業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最近幾個月,棉花價格又如坐上了過山車一般直線下跌,跌去了近30%。“漲得心跳,跌得心慌”,一些棉紡企業用這樣的詞語形容自己的心情。
棉花為什么會急漲急跌?那些坐在過山車上的企業又怎么應對如此有“彈性”的棉花?
棉花大跌,源于年初棉農惜售
“我們廠的棉花原材料價格已經從年初每噸3.3萬元跌到現在的每噸2.5萬元了。”浙江雙可達紡織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即使是每噸跌去了8000元,棉花價格仍然屬于高位,而棉紗線產品的跌幅則更大,這不光導致很多企業訂單減少,且產品利潤縮水明顯。
不僅是棉紡企業,以人造纖維為原材料的輕紡企業也有同樣遭遇。“人造纖維的價格也從年初每噸2.9萬元的價格,跌至目前的每噸2萬元。”蕭山一家化纖企業主吳先生透露,棉花價格波動,同樣牽連化纖行業。
棉花價格如此波動,一年時間大起大落,出于什么原因?“大多是人為炒作,去年一年從每噸1.8萬的價格到年底每噸2.8萬,于是棉農在去年年底就大量囤貨。然而等到新棉逐步上市,棉農手里的棉花就不值錢了,一拋售就容易導致價格‘跳水’。目前的價格算不上偏高,但也不低。”杭州市經委紡織工業處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分析。
棉紡從業者訂單少了,人閑了
棉花價格“跳水”,首先影響的是下游訂單。浙江雙可達紡織的銷售人員說,這個月的訂單數量,至少減少了50%。“下單的客戶是買漲不買跌的,棉花漲得厲害,(他們的)訂單下得就多,棉花跌得厲害,客戶下單就減小,因為客戶怕現在下了訂單,后期面料跌得更厲害。”
“這兩天我閑得慌。”蕭山的紡織企業主吳先生表示,雖然訂單少了,工廠依舊不會停工,紗線成品的庫存量達到了原先的好幾倍。
“庫存量非常大,產品先生產出來,放著再說。”富陽另一家棉紡企業不光面臨訂單少,“長期的單我也不愿意接了,現在利潤非常低了,降了30%,再接就要虧本了。”該企業的負責人趙先生說。
有棉紡企業轉產混紡品
面對瘋狂的棉花,充滿變數的市場行情,有些棉紡企業面露疲憊,“硬撐”是無奈之舉,“能撐過去就撐過去。”浙江雙可達紡織的銷售經理坦言,目前的市場行情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差不多,幾乎到了谷底。“往年還能看得到棉花價格反彈的希望,但由于目前棉花價格還有可能再跌,反彈希望不大。”
“目前我們對于棉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小了,這是逼不得已。”浙江春江輕紡集團是眾多紡織企業中受到影響較小的??偨浝韺O伯勇說,由于棉花價格總是大起大落,做棉產品的風險極高。去年上半年,孫伯勇開始考慮調整產品結構,也正是這次調整,讓他幸免于最近一年“瘋狂棉花”的影響。
“盡量生產化纖和混紡的產品,降低對棉花原材料的依賴,目前棉花只占所有產品原材料的20%。”孫伯勇說,混紡產品由三種以上的材料制成,這也使得產品避免受某一種原材料的牽制,降低了風險。
應對:謹慎囤棉,該出手時再出手
若棉價一直下挫,從事相關產業的人,該如何準備而不至于被動呢?
“沒有應對辦法,只有靜觀市場變化。”吳先生表示,未來的行情太難預測,唯有等待行情好轉。而近期,他已經停止進大量的原材料,謹慎囤貨。
減少原料庫存是多數企業躲避風險的辦法,“棉花庫存量從原來的三個月控制到一個月內,這已經是保證生產的極限值了。”孫伯勇說,目前的狀況很可能是,進得越多虧得越多,減少庫存是條件反射。
“我覺得目前情況下,涉棉業務的企業一定要低存貨。加工期要縮短,要嚴格合同,強化資金安全。守住自己的銀子,該出手時再出手。”一位棉紡業的資深買手向記者表示。
對此,華泰長城期貨研究所發表評論說,“今年國外企業下訂單均較為謹慎,面對棉花的大幅下跌,大型企業生存狀況尚可,很多小型企業面臨倒閉。庫存高企導致可支配資金的緊缺,各大紡織企業棉花采購有好有壞,正處于產業轉移進行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