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熱點:開學季 軍訓服成一次性消費品
購買價格挺貴 穿后棄之可惜
這兩天,隨著市內各中學、大學陸續開學,部分學校的軍訓也正式拉開序幕。參加軍訓的學生必不可少得準備一套軍訓服裝,然而,記者采訪發現,短短十來天的訓練結束后,學生們花錢買來的“迷彩服”多半成為“一次性消費品”。孩子們的軍訓服該何去何從?
一套迷彩服上百元
離9月1日開學還有幾天,省城不少中學已陸續開始了軍訓活動。記者走訪得知,這段時間,經營軍人用品的商家們也迎來了一年當中的銷售旺季。昨日,記者在位于太原八一大廈附近的幾家商店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選購軍訓服裝。
“這套模特上穿的迷彩服多少錢?”在離八一大廈不遠的一家戶外用品店,記者看到一位家長正在詢問銷售人員。“85元,帽子與武裝帶需另外配。”這位家長一聽價格略顯猶豫:“還有便宜點的嗎?”銷售人員告訴她還有一種價格為45元的迷彩服,但質量偏差。在經過一番仔細比對之后,這位家長還是花80元錢購買了那套價格較貴的迷彩服,并另外花了20元購齊了帽子與武裝帶。
采訪中,記者了解得知,質地不錯的迷彩服售價一般都在80元左右,而售價僅為三四十元的迷彩服,布料明顯偏薄,做工也較為粗糙。帽子與武裝帶則是另外出售,價格一般在10元左右。“孩子們在軍訓時活動量大,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買質量好的,100個人里只有一兩個人會買便宜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隨著各個學校軍訓活動的陸續開展,近一周時間,迷彩服的銷量猛增數倍,其中也有不少是學校統一來訂購的。
穿過之后成“雞肋”
高琪是我市萬柏林區一所中學的高一新生,前幾天剛參加完學校組織的軍訓。她告訴記者,離軍訓還有兩周時間的時候,她媽媽就向同事、鄰居打聽,準備為她借一套迷彩服,可誰知,借來的衣服不是不合身,就是已有破損。無奈之下,她媽媽還是花100多元錢為她買了一身新迷彩服。
短短十天,軍訓結束了,她的迷彩服也完成了“歷史使命”。小高同學只好將這套衣服放在了衣柜的最底層留作紀念。“這身迷彩服再穿的機會幾乎為零,但讓我扔了也舍不得。軍訓畢竟是一段回憶,這套服裝就算是一種紀念吧。”小高同學這樣對記者說。
比起小高同學把軍訓服當“紀念品”珍藏,不少同學對軍訓服的處理方式就略顯浪費。“半個月的軍訓下來,迷彩服的味道別提多難聞了,當時一軍訓完我恨不得馬上把它扔進垃圾筒。”說起去年軍訓過后的情形,今年開學上大二的馬鵬這樣對記者說。他告訴記者,軍訓過后這樣處理迷彩服的同學大有人在。記者對本市20名參加過軍訓的學生了解后得知,約八成接受采訪的學生均表示,迷彩服在軍訓過后就淪為了“一次性消費品”,或被閑置或被丟棄。
捐贈無門扔掉可惜
軍訓服在“服役”之后難逃被棄命運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采訪中,記者得知不少學生也意識到把軍訓服當成“一次性消費品”太過浪費,但若想妥善處理也絕非易事。在我市某大學上學的蘇建告訴記者,去年軍訓過后他曾在網上發帖尋找回收途徑,甚至尋求接受捐贈的場所,但結果令他十分失望。帖子發出數月無人回應,只有幾個網友建議他不妨捐給自己學校或捐給有需要的建筑工人。最后,小蘇輾轉將那套七成新的迷彩服送給了老家的親戚。
事實上,軍訓服被閑置或丟棄造成的浪費金額十分驚人。以一所中學為例,招收高一新生600人,搞這樣一次軍訓,每套服裝按80元計算,花費就達48000元。按保守估計,軍訓過后有近七成的人會將迷彩服徹底棄之不用,這也就意味著,短短十幾天后3萬余元就會“灰飛煙滅”,而這樣的浪費幾乎年年都在上演。在提倡節約型社會的當下,軍訓服何去何從又成了擺在人們面前的難題。
“即便學生們無償捐給學校,我們也沒辦法處理。”采訪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高校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會出現軍訓服“捐不出去”的情況,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對記者說,就算軍訓完學校將迷彩服回收,但下一屇新生軍訓時也未必會循環穿著,因為現在一家就一個孩子,軍訓時大部分家長都會為孩子準備新服裝。同時,回收回來的迷彩服還存在清洗、消毒的問題,這樣一來,成本就會增加。“不是我們不愿意為學生辦好事,只是實際情況不允許啊。”這位負責人無奈地向記者解釋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