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品牌紛紛降價,國內品牌“被”降價
近日北京多個服裝商圈出現降價潮,包括ZARA、MANGO等國際快時尚品牌在內的部分秋裝新品,今年吊牌原價同比下跌約三四成,而國內品牌如美特斯邦威也出現跌價現象。
近期國內著名電商凡客誠品推出了5周年慶大力促銷活動,秋季主打產品法蘭絨襯衫的促銷價低至68元,比原價99元下調了30%,直逼競爭對手優衣庫(UNIQLO)同類產品的價格底線。美國時尚服裝品牌Forever21在2012年入駐中國內地,其營銷策略之一就是打出大受消費者歡迎的低價牌:飾品10元起,服飾40元起。
記者近日在北京美特斯邦威一家分店看到“冬裝兩件八折”優惠的指示牌,而以往當季服裝打折并不常見。博馬努瓦集團旗下Cache-Cache品牌的促銷力度同樣不減,一條牛仔褲甚至不到100元。
據了解,這一次是ZARA入華6年來首次跌價,除了企業自身市場策略的原因,今年服裝行業不景氣和經濟大環境的滑坡,也是眾多品牌在秋季跌價的助因。
國際品牌紛紛降價
近日,北京朝陽區藍色港灣的ZARA專賣店里新上架的一款毛衣質地女式外套標價為399元。“往年同類的外套都要賣599元。”一位店員表示。
無獨有偶,和ZARA同屬國際時裝巨頭的Inditex集團旗下PULL&BEAR、Bershka等品牌的秋裝價格也有明顯下降。PULL&BEAR藍色港灣店內一件毛衣從往年的199元跌至149元,夾外套從229元降到199元,長褲價格基本不變。店員介紹道:“平均降幅20%左右,店內還有其他季中降價打折活動。”
西班牙時裝品牌MANGO雖然銷售的是一年四季的衣服,但所有類型的衣服都在降價,大衣、裙子從往年的599元降到399元,褲子平均每條便宜100元。
還有像GUESS這樣屬于中高端的服裝品牌,雖然店內的秋裝沒有明顯的降價,但打折力度比往年大得多。GUESS一位店員告訴記者:“夏裝1件5折、2件4折、3件3折,牛仔褲7折,從9月初開始打折,往年最多打5折。
我們不如ZARA、H&M降價力度大,他們的服裝主要產自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柬埔寨,成本相對較低。我們的服裝主要從美國、韓國運來,成本要高很多”。
在ZARA被曝首次實施降價策略后,日系時尚品牌優衣庫也步上降價保市之路:原價499元的應季羽絨服限時特價399元、原價199元的法蘭絨襯衫限時特價99元,對應季熱賣品采取低價促銷的方式對于優衣庫而言實屬罕見。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方面由于國際宏觀經濟背景對服裝行業帶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內品牌,尤其是網絡品牌對外資時尚品牌形成持續壓力。
近日,優衣庫百余款法蘭絨格子襯衫推出限時特價99元起出售。有業內人士認為,優衣庫此舉可以解讀為傳統品牌零售商已經感覺到來自電商的威脅,并開始有意無意地與凡客等互聯網品牌打起價格戰。而另一方面,更具成本優勢的凡客26日宣布,將原價99元的法蘭絨襯衫降為68元,直面優衣庫的低價策略。
一位資深服裝業內人士透露,雖然優衣庫、ZARA等外資快時尚品牌自有一套定價體系,但在進入海外市場時,企業也會對當地市場進行調研,確定適當價格。
國內品牌“被”降價
某國際服裝品牌內部人士對媒體表示,今年秋季服裝跌價主要受到匯率、品牌策略和經濟大環境不好的影響。特別是歐洲品牌,人民幣與歐元匯率的變化是影響其服裝在中國定價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受到今年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公司的品牌市場策略也有相應調整,此次調價也意在縮小其與競爭對手的差價。
紡織商會調研發現,國際品牌服裝價格下降和大環境密切相關,歐美經濟持續不景氣,國內消費不振,都是促使他們降價的直接原因。今年國際品牌秋裝的普遍降價與棉花價格無關,因為只有中國有棉花配額。
國際品牌進入中國不會受到棉花價格波動的影響,反倒是國內品牌會受到很大影響,國際服裝品牌降價會倒逼國內服裝品牌降價。目前最慘的是國內的運動品牌,整體價格都在下跌。
據了解,作為服裝的重要原材料,棉花的價格漲跌對國內服裝價格有著重要影響,棉花價格的波動傳導至零售終端一般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
2011年3月,棉價一度突破30000元/噸,這也導致去年的秋冬裝價格平均上漲兩成。但從去年下半年起,棉花價格一路下跌,去年8月后就一直在20000元/噸以下。有報道曾預計,今年秋裝的價格將比去年下跌一成左右,冬裝也將受此影響進一步下跌。
國內品牌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
毫無疑問,復雜而嚴峻的市場形勢給國內服裝品牌的生存與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由于消費不振,再加上生產成本持續走高,全國將近1/3的服裝企業快維持不下去了。這些企業亟待轉型升級,引入先進設備,但這又不能一蹴而就。目前國內的服裝品牌走不出去,價格也上不去,和國際品牌不可同日而語。近期外貿‘國八條’出臺,服裝企業都在關注相關政策能否到位,比如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等。
實際上,國內服裝品牌中也不乏優異者。
上海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坦言,集團旗下的時裝品牌Lily目前來看發展比較平穩,沒有受到外部大環境的明顯影響,月銷售額在穩定增長。但今后困難會越來越大,由于外貿增長乏力,服裝外貿企業紛紛轉內銷,競爭環境也會越來越惡化。
談及國內自主品牌在與國際品牌競爭中的優勢,國際品牌面向的受眾群體非常廣泛,而其產品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和風格。而國內的服裝品牌會把優勢集中于一點,某些品牌有非常精準的目標客戶群,會找準市場定位再深入去做。
杭州江南布衣服裝有限公司認為:“江南布衣推崇的是本土設計師品牌。我們的設計師很年輕,大部分來自南方,在服裝設計和藝術創作方面頗有才華,對服裝色彩和質地有獨到的要求。
江南布衣和ZARA、H&M等國際品牌肯定是不一樣的,他們銷售的服裝屬于‘快時尚’,從設計到銷售,整條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求快速運作。而江南布衣推崇原創,在裁剪和用料上很精致,衣服風格也很鮮明。”
中國服裝協會一位專業人士建議,國內服裝品牌應該學習歐美二線品牌的定位策略、渠道終端策略,學習他們如何快速成長,把產業鏈做到最優,而不是僅靠勞動力和資源去競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