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解析虎門服裝產業的套碼團體及高級定制
虎門服交會
“童裝是中國服裝的最后一塊蛋糕”,小犀牛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圣哲直言。第18屆虎門服交今日開幕,童裝占據了展會的半壁江山。成立剛5年的小犀牛,盤算著打造童裝行業的“以純”。18年前,首屆虎門服交會中推出的七大服裝品牌之一,松鷹開始走向高端品牌的“金字塔頂端”:11月13日,負責高級成衣定制的總監林鑒泉打了個“飛的”,從東莞飛到上海,給江蘇的大客戶量身。
在服交會迎來18歲成人禮的今天,虎門的服裝產業正開始新一輪的進化和轉身。
落寞的富民時裝城
“新出一個女裝款式,十幾家店都有,外省‘打包客’不會來了。”富民時裝城內,經營了13年女裝的老賀一臉落寞,他計劃關閉工廠縮小規模。
成人服裝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在老賀看來,象征虎門服裝最輝煌時期的富民時裝城,光環早已黯淡。2000年,他在富民時裝城盤下了10來㎡的小店面,月租3萬元,開始到工廠拿貨,批發女裝,這種賣貨方式業內叫“炒貨”。
生意很紅火,2004年,小店租金漲到4萬元。富民時裝城里寸土寸金,位置好的店月租已漲到十幾二十萬元。每年四五月生意旺季,老賀店里一片嘈雜:幾個內地客戶看上同一款漂亮的女襯衣,爭搶不下,常常吵得不可開交。他在這里撈到了第一桶金,開了一家18個人的小工廠,專做淑女裝。那一年工人的工資才1600元,自己開廠,掙得比“炒貨”多:一件衣服炒貨賺5塊錢,自己開廠做,能掙15塊。兩年后,工廠規模擴大到80多人。
這是虎門服裝最輝煌的時期。“以純”、“灰鼠”、“松鷹”等各類品牌都已發展壯大。據統計,2006年,虎門全鎮服裝生產企業4000多家,服裝產品的產量達到2億件,銷售額135億,為虎門創造了6個多億的稅收。
不過,國內的服裝市場很快遍地開花:僅2007年到2008年,全國就有37個新市場項目開業,投資額達466.85億,總建筑面積約1300多萬平方米,開始分流原有的市場“蛋糕”。后金融危機爆發,重創虎門服裝業。
每出一個女裝新款,富民時裝城里十幾家小店都掛出同個款式,內地來的批發商更少了,富民時裝城冷清了很多。老賀縮小了80多人的女裝廠,只剩下十八九個工人,“再縮就直接關了”。
從“套碼”生產轉向團體定制
“連30%的利潤都難拿到,我們不可能再繼續。”智瀚服裝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麗華搖了搖頭。公司此前大規模生產女裝,但利潤越來越薄,今年7月起,直接調頭,轉向“團體定制”———為各大企業單位的員工量體裁衣,50套起訂,定制專屬的工作西服或女裝等。
“年輕人越來越多,個性化的時代已到來。”陳麗華看好這塊市場。在她看來,一件得體合身的工作制服也可提高企業員工的認同感。每個人的身板都不一樣,原有服裝流水線上大小統一的“套碼”,很難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
{page_break}
比如,一件西服就有300多道制作工序,胸圍、腰圍、袖子長短等都直接影響客戶穿起來的舒適度。公司原有的流水線作業都相應調整。“虎門是服裝之都,隨手一抓就是一把的車衣工,但要找一個能給西裝接駁袖子的裁縫就找不到。”陳麗華介紹,最近公司就直接收購了海豐一家西裝廠50%的股份,直接把生產環節外遷。一套團體定制的西服價格從500元到2500元不等,每一次接單,公司里的人都要全員出動,到客戶企業去給員工量身。據了解,智瀚今年的營業額只有100多萬元,陳麗華樂觀估計,明年加大市場開拓,可達到五六百萬元。她信心滿滿,“最重要的是量身,體現了一個人的尊貴。”
走向“金字塔頂端”高級成衣定制
有實力的一些服裝企業則開始把這份“尊貴”發揮到極致。11月13日,59歲的林鑒泉從東莞專程飛到上海,再轉車蘇州昆山,給一個大客戶的老板量身。這位客戶定制兩套西服,總價超過6萬元。“派個年輕人去量身,大老板可能有不信任感。”林鑒泉15歲就進入服裝產業,從一個普通的車衣工起步,到現在已是東莞市松鷹實業有限公司的總監,掌管整個企業的高級成衣定制部門。
這個資產過億的企業專門生產男裝,1996年首屆虎門服交會開幕,松鷹是虎門推出的七大服裝品牌之一。2008年金融危機后,東莞傳統服裝產業受累紛紛倒閉,松鷹卻砸2500萬元到央視投放品牌廣告,加速全國擴張,目前在全國已有300多家專賣店。
2012年起,松鷹又瞄準了新的市場趨勢:高級成衣定制。在全國10家品牌旗艦店內設置了成衣定制的服務點。一套西服價格從16000元到66000元不等。
“能穿得起幾萬元一套西裝的人不多”,如果從目前的營業額看,這一塊所占比例很小,松鷹卻積極布局這一塊的高端市場,林鑒泉解釋,國外的高級服裝品牌都在做高級服裝定制,松鷹此舉就是要拉高自己的品牌定位。“只有純手工,才能真正體現個性化”。林鑒泉直言,有錢人最怕在高級晚宴和會議場合上和別人“撞衫”。松鷹的高級成衣定制為此做到極致:即便是袖口的鈕扣洞口,周邊的線圈也是一針一線細細縫制。遇到重要的大客戶,這個59歲的總監親自打“飛的”前往量身。一套高級定制的西服一般都要幾次修改,林鑒泉介紹,每套西服僅服務上的投入就高達5000元。
瞄準高級成衣定制的并不獨此一家。今年6月,加博會開幕,進駐虎門開廠已17年的臺企法柜就展出了售價一萬元的旗袍。此企業之前生產價值一兩千元的中高端女裝,但金融危機后,一直盈利的法柜卻開始虧損。“越低端錢越難賺,我們必須切入高端市場。”企業負責人呂立根介紹,他們直接買下了數百萬的名畫版權,為大城市的富太太們量身定制高端旗袍,直接把名畫家的畫印染到了真絲旗袍上。未來還可能跟國外的畫家合作,把著名的油畫作品印染到牛仔服或晚禮服上。
[新戰場]
打造童裝品牌的“以純”
在虎門服裝產業的這一輪轉身中,小犀牛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圣哲則看好童裝市場,“男裝女裝的市場已經非常飽和,這是中國服裝市場的最后一塊蛋糕”。
這個企業從1996年起就開始為國外品牌做服裝加工,金融危機爆發后,同樣面臨危機,企業的營業額直接縮水了一半。決心轉型,他們投入了一個多億開始打造童裝品牌“小犀牛”,到目前在全國已有1000多家門店,上半年的銷售額已做到了1.8億。
國內外其它服裝大牌也在加速布局這一市場,包括以純、安踏、H & M等品牌都開始增設童裝專區,“大家就像狼一樣盯住了這塊肥肉”。虎門當然也想叼一口。今年8月,虎門官方就發布了《虎門鎮委、虎門鎮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扶持童裝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各項措施要打造虎門童裝產業。
根據官方發布的調研報告,中國下一個階段的最高出生率大約出現在2016年,人口峰值為2028年,該時期將迎來第五輪“嬰童潮”。中國兒童產業至少還有15年的牛市。可提升的空間也很大:一方面,國內70%的童裝廠家處在無品牌狀態,國內童裝市場還沒有形成如男裝、女裝、休閑裝、運動裝那樣的全國性品牌或領袖品牌,仍然缺乏領軍企業。
虎門提出了目標,要打造“中國童裝名鎮”,力爭到2020年,虎門童裝的產值、銷售分別占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的30%-40%。據了解,為了扶持童裝品牌的發展,今年的服交會上,童裝占了展會的半壁江山。成立已5年的小犀牛則提出,“要打造童裝中的‘以純’”。他們和意大利的米蘭進行資訊對接。為了吸引頂級設計師發展高端品牌,小犀牛把整個設計團隊都搬到了上海,在上海開辦了分公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