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湛江店開業1年黯然關閉
北京昭邑零售商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劉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兩廣地區的百貨主要受東南亞和香港地區影響,當地的消費者與北方消費者情況也不一樣,北方百貨企業很不適應,包括王府井經營了10多年的廣州門店,以前也是經過了多次調整,核心管理人員現在都是當地人。
湛江店開業一年就關閉
資料顯示,2012年5月,公司出資1000萬元設立了湛江王府井百貨有限責任公司,經過7個月籌備,當年底正式營業。該店位于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核心繁華商圈,占據了江霞廣場地上一層到地上四層,面積達4萬平方米。
王府井曾對該店寄予厚望,此前王府井在廣州地區只有一家經營了16年的廣州門店。據了解,王府井此次關店較為突然。據廣東電視臺報道稱,王府井湛江門店7月10日接到關店通知,第二天就通知商戶撤柜,導致一些商戶來不及應對。而在7月1日,該門店還在進行促銷活動。
對于關閉的原因,王府井的解釋是,受到經濟大環境影響及種種客觀原因,業績始終未達預期水平,基于戰略角度考慮決定關閉。事實上,湛江店從一開始銷售情況就不佳。據2012年《東方今報》報道,當年湛江店的試營業情況與預期有一定差距,其中穿著類商品占比不高,影響整個商場的毛利水平。當時王府井要求,湛江店要抓緊時間進行商品調整,要迅速擴大新店的市場影響力。
如今看來,湛江店辜負了王府井的希望。王府井2013年報顯示,湛江門店去年虧損3016萬元。資料顯示,王府井從1996年率先開啟跨區域百貨連鎖發展,目前已經在中國七大經濟區域完成門店網絡布局。據王府井2013年報顯示,王府井華中、華北、華南、西南、西北、華東和東北7大區域,只有華南區(包含廣東、廣西地區)營業收入呈現負增長,實現營業收入9.38億元,比上一年減少10.46%。
在關店和開店中糾結
目前,王府井在北京有5家門店,在一級省會城市開設的門店有14家,在二、三線城市開設的門店有10家,但銷售情況不盡相同,一些成熟的老店銷售穩定貢獻大,但新店銷售業績不佳拖累了王府井業績。
王府井2013年報顯示,公司在株洲、福州、撫順等地的6家門店處于虧損狀態。2008年2月,經營了3年多的王府井南寧店因經營不理想在南寧擱淺。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王府井正在考慮關閉撫順門店,但是目前還沒有最終做出決定。
關店的同時,王府井還在尋找新的店址開店。2013年12月,王府井百貨與浩瀚正盛集團簽約,以租賃方式進駐南昌王府井購物中心項目。今年3月底,東莞市人民政府與王府井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王府井計劃投資55億元建設商業綜合體,計劃年內動工,2016年開業。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王府井其實對關店和開店也較為糾結,一方面因為大環境不好,新開門店銷售不佳拖累業績,而另一方面不開新店銷售規模又難以增長。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百貨行業銷售額平均增幅僅為4%,與2006~2011年的16.5%相去甚遠,王府井、天虹、銀座、百盛等營業收入增速全部回歸個位數。
王府井財報顯示,2010年到2013年營收增幅分別為25.66%、20.18%、8.97%和8.35%,明顯呈現逐年遞減趨勢。
全渠道轉型收效甚微
王府井對百貨業的衰退早有感知。去年9月,王府井百貨開始規劃全渠道發展戰略,對商品、會員、系統、組織架構和公司未來發展戰略重新調整。比如聘請麥肯錫和IBM等咨詢公司,規劃互聯網時代的轉型戰略,尋找新的商業模式;王府井商城、APP平臺和微信服務號上線以及5家門店WIFI上線等等。
今年2月14日,王府井與騰訊合作的微信購物在北京百貨大樓試運行,雙方將在微信公眾平臺商戶功能、微信支付服務上開展具體合作。這被認為是王府井轉型的開始。
在線下,王府井也在對傳統門店進行轉型,轉型購物中心,增加餐飲休閑娛樂業態等。2013年5月,王府井宣布將斥資3500萬元對北京百貨大樓部分樓層實施經營調整和裝修改造,年底將6層改為餐飲業態,將目標人群從外地客向本地客轉移。王府井百貨之前曾發布計劃稱,將在2015年前開業4~5家購物中心,五年內完成省會城市門店布局。
但從目前來看,王府井全渠道轉型還沒有顯現出效果。零售行業專家丁利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百貨業O2O轉型的概念都是互聯網公司提出來的,訂單和支付都是在線上進行,這樣等于命脈都掌握在線上,百貨會受制于互聯網公司,所以這絕不是傳統百貨的出路。
在梳理王府井年報時,記者發現手握現金的王府井在理財產品收益上卻有不錯的收益。2013年王府井財報顯示,在投信托項目累計投資金額為19.3億元,均為公司自有資金投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